【跑手接龙13】亲子跑手.共同兴趣 与子同乐

撰文: 区嘉俊
出版:更新:

跑步是运动,也是连结。透过跑步,我们认识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个故事。于是,《香港01》忽发奇想,何不把访问用接龙的方式,将大家连结起来?逢星期日出现在“跑手接龙”的受访者,都要推介一名跑友作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每个故事,记者整理访问资料后,会以受访者第一身的角度撰文。在这个充满未知数的连结里,你会成为下一篇文章的主角吗?今天第13期,承接上一期主角、铁人跑手Leanne,今期是她三项铁人港队教练之妻Karen。

由2000至2016年我参加了16次渣打10公里赛,当中6次夺冠,只欠一届便连续17年参赛。我是很外向的人,当年怀着大儿子也坚持参加比赛。但这次经验让我学懂身怀六甲,比赛中必受影响。因此怀着细儿子时,便让参赛纪录断缆。

跑山也是他们的亲子活动。(受访者提供)

成为母亲不单没有结束我的运动生涯,反而引领我走到另一境地。无论跑步还是三铁成绩,产后仍有所突破。这归功于我的丈夫,三项铁人港队教练--温树华。十几年前刚接触三铁时,他已是我的教练,在他教导下产后仍能刷新个人最佳记录。不过,我说的另一境地不是指成绩,是指运动成为我们一家的亲子活动。

母子携手冲线获得第一名。(受访者提供)

我们的亲子形式比较特别,因为丈夫是2014年最佳教练大奖得主,我是香港第一个华裔女铁人,10岁的儿子是小铁人,4岁的儿子也在学习游泳,所以运动是我们共同语言。逢星期三晚,我俩便和大儿子一起去沙田运动场练跑。我们练间竭跑,儿子跟随教练学习,操练过后便和队友一起吃饭。他和我的队友很相熟,尤其是爱打游戏机的男生更是投契。星期四晩是也是亲子时间,我们跟随同一个教练和课程习泳。有练习当然也有比赛,刚过去的复活节,我便和儿子参加2公里的亲子赛并夺得冠军。至于小儿子呢?他最爱踏着家明哥哥送的Strider和我去买雪糕!

父亲教导儿子的方法是先培养兴趣,不重视成绩。(受访者提供)

我是对儿子有期望的母亲,希望透过运动他们学懂坚持,不轻言放弃。有一次大儿子参加两铁比赛,开跑时摔在地上,一众跑手在他身边跑过。我也叫他起身继续跑,最终他顺利完成比赛。这次经历该教懂他胜负不是重点,尽力才是。至于运动的小孩有什么特点呢?大概是比较独立和健康,因为自小已要自己收拾行李,忘了带便要自己面对后果。例如他试过忘记携带泳裤,只能在池边操练体能。另外,在赛道上遇到问题,也只能独自面对。这种要在短时间内作决定的独立思考,大概是香港小孩所需。

小儿子两歳时,家明教室的家明sir赠他一辆Strider。(受访者提供)

【跑手接龙】每个跑手都是故事 就从01开始

透过跑步,我们认识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每人都是一个故事,既然如此,何不把访问用接龙的方式,将大家连结起来?游戏就从《香港01》开始……(按此观看所有“跑手接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