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走出去容易 但如何方便人才走回来?|June Leung
外商到香港做生意或跨国公司员工被派驻香港,很多时候若家属同行,子女都可以在香港入读跟自己国甚至城市的国际学校;几年之后他们会回老家,也会携同子女回国升学,当中衔接相对顺𣈱。对于这些游走于各地的家庭,安排子女转校可能已经变成常态。香港有形形式式的国际学校,单单是行加拿大学制的国际学校已经有三、四间;日本国际、韩国国际、新加坡国际,甚至以宗教分类的基督教国际、香港犹太教国际也有。天水围于不久将来也会有香港首间内地课程的私立学校,以方便携家眷来港工作的内地人员可以免却随行孩子的学制问题。
转校不是容易的,转学制也许更难,尤其对于要考大学的中学生。为了配合国民往不同地方发展,随后也可以顺利回来,很多政府都会鼓励办学团体在不同地方设立行自己体制的国际学校,当中最成功的例子就是英国文化协会。该会是英国政府成立之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促进英国文化、教育、国际关系之拓展和交流。它于全球109个国家、200多座城市均设有分部。这个安排令英国学子无论去到那个城市,总可以找到英制的学校与英国本地的中、小学“无缝衔接”,也到处可以考到GCE系列的考试。 这还不只国家,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甚至在柬埔寨金边都有设国际学校;近年还有安省网上中学(Ontario eSchool)提供线上高中课程。
这些设置不但鼓励自己国民“走出去”,最重要的是配合他们“带回来”,可惜的是香港教育制度在送出学生方面做得还不错,但在迎入来却只限于在大学及以后学段。
笔者最近有朋友把生意移民到新加坡,他们对香港百般不舍,也不见得新加坡甚么都比香港好。他们吐糟说:“就以展览会而言,(新加坡)配套不足、成本太高;酒店一万蚊一晚还没有房;还未计货物的税。展览客会回香港的。”
为甚么仍然要去新加坡?他回应只一句:“为了孩子上学呀。”
吁推动DSE国际化方便人才回来
以香港人去印尼为例,带著12岁刚升中学的孩子计划在那边停留三、四年,我们现在只有两个选择:一、把孩子留在香港升学、考DSE;二、把孩子带在身边,转校兼转学制,回港之后也再难走回本地升学路,想用中文考DSE吗?基本上不可能。
香港向来是对外型经济,但却没有对外型的学习配合。科大吴宏伟教授日前接受访问时提出:“香港教育的国际化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尚未全面、深入、有效开发中、小学国际教育市场。”香港学制及DSE如能在国内以至海外推广,不但能令港人在境外发展时能带同孩子无后顾之忧,也让他们走出去容易,要回来也不艰难,全因可以转校不转制,衔接的难度亦大大减低。
推DSE 国际化、往境外推,既可把文化学术影响力输出去,也方便香港人才走回来。
【经济专栏】琪闻琪事.梁贺琪 June Leung|精英汇集团主席
作者介绍﹕八十年代末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翻译系。投身教育界超过1/4世纪。典型香港work-hard-play-hard一族。吃喝玩乐皆有要求,但不拘一格,法国菜也好、街头小吃也好;欣赏欧洲名牌,也爱土产国货;看Wuthering Heights看Netflix,亦爱《红楼梦》。性格有点分裂,但矢志不渝做教育。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