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乐B薯片一年卖786亿日圆 北海道薯仔始祖“男爵薯”应记一功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薯仔收成之后不是立即拿去卖,而是与牛肉一样,先储起来等待熟成。(Youtube截图)

由于2016年北海道天阴多雨,加上受到台风吹袭,2017年薯仔失收,卡乐B早前宣布要暂停生产部份口味,当中包括大家熟悉的幸福牛油味、淡盐味以及Pizza味,变相“减产”。

日本产卡乐B酱油味薯片,亦受到今次失收影响。(卡B网页)

原来,日本卡乐B有7成原料来自北海道,去年受到台风吹袭令薯仔失收,存货已经见底。虽然长崎、鹿儿岛及茨城县都有出产薯仔,但产量远远不及需求。翻查资料,全球薯仔超过3,000种,用其他品种薯仔取代不行吗?“小薯”小小,背后还体验日本人对食材之讲究,那怕是被称为“Junk food”的零食!

质感、甜度、收成期均不同 难以互相取代

原来,全球只有20多种薯仔可以一年四季生长,其他有些是冬天收成,有些则是夏天收成。各种薯仔的成份、质感、甜度都有不同,再加上北海道日夜温差大,令农作物有“独特风味”,其他地方的产品并不能完全取代。

日本1908年引入薯仔 即是著名男爵薯

薯仔这种“魔幻食材”,熟调方法千变万化,近几百年成为全球最主要食材之一。原来和粟米一样,都是原籍南美洲的。日本的薯仔历史要追溯到1908年明治时代,川田龙吉男爵从英国种子商人手上引进了第一批薯仔,他交给了北海道龟田郡七饭村的农民成田惣次郎试种,成绩良好之后推广出去,成为日本第一种薯仔,这就是有名的“男爵薯”。

资料显示,男爵薯的优点是适应能力佳,可以长期储存,味道受到广大民众喜爱,薯仔地位得以认同。近代研究确认,男爵薯其实是Irish Cobbler品种,这是一种美国的薯仔品种,由一位爱尔兰裔皮鞋匠于1876年在美国麻州发现。

1908年,川田龙吉男爵从英国种子商人手上引进了第一批薯仔,就是有名的“男爵薯”。(北海道农政部生产振兴局农产振兴课网页图片)

北海道占产量80.6% 耕地=红豆+洋葱+红萝卜+青椒

自“男爵薯”登陆日本后,时至今日,薯仔早已在北海道“开枝散叶”,成为日本最大薯仔产地,岛上大约110个农业公会之中,薯仔相关公会大约有70个。2015年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全国薯仔产量有80.6%都在北海道,多达189.7万吨,比起新潟、北海道及秋田产米加起来还要重。

以面积计,北海道高达5.1万公顷农地用作种薯仔,是全国的68.4%,大约是北海道种植红豆、洋葱、红萝卜和青椒的农地面积总和。

鹿儿岛降雨延迟收成 日本薯仔市场青黄不接

一般来说,北海道薯仔会在8月至10月收成,但薯仔收成之后不是立即拿去卖,而是与牛肉一样,先储起来等待熟成。这个熟成步骤可以大大增加薯仔甜度,令薯仔更美味。不同品种的薯仔熟成过程不一样,因此可以分批在当年9月至下年5月出货。

今次问题在于,北海道失收、存货即将售罄的同时,原来鹿儿岛县也因为降雨而延迟了收成时间,整个日本的薯仔市场青黄不接。《日本经济新闻》称,东京都中央批发市场北海道产薯仔批发价,3月下旬的价格较过去5年平均价高出50%。

印加的觉醒(インカのめざめ)是现时北海道栽种量最高的品种。(北海道农政部生产振兴局农产振兴课网页图片)

湖池屋坚持用日本薯仔 香港卡乐B没有影响

卡乐B网页显示,他们主要使用日本产薯仔,每年2至8月也会从美国进口薯仔,运到鹿儿岛工厂生产,以补充北海道薯仔产量淡季时的供应。根据公司2016年报,期内销售额达到2,461.3亿日圆﹙约21.84亿美元﹚,赚167.9亿日圆﹙约1.49亿美元﹚,纯利率6.8%。年报资料又显示,卡乐B的薯片销售额占集团整体销售额的31.9%,达到786.27亿日圆,而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3%。其他薯仔制的零食品牌还包括Jagaricio及Jagabee,去年销售额分别为350.7亿日圆及94.9亿日圆。

而另一日本薯片生产商湖池屋,仍然坚持使用日本产薯仔,暂时没有公布今次失收影响。

香港的卡乐B四洲有限公司就派定心丸,指出香港生产的卡乐B薯片,薯仔因世界各地采购,并不受是次北海道失收影响。

卡乐B的桶装薯条Jagarico去年销售额达到350.7亿日圆,仅次于薯片。﹙卡乐B网页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