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已开发泰港跨境央行数码币走廊网络原型 正探讨贸易结算

撰文: 胡学能
出版:更新:

金管局去年起与泰国央行合作,展开央行数码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的跨境应用研究。金管局高级助理总裁刘应彬表示,项目迄今已开发泰铢与港元的跨境央行数码货币走廊网络原型,让香港和泰国的参与银行,能在两地间以点对点方式转拨资金及执行外汇交易。此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扩大参与的机构范围,包括香港交易所、香港和泰国共19间银行、包括电商企业、跨国企业等5间商业公司,正探讨商业场景用例,包括贸易结算、外汇衍生工具交易。

刘指,外汇衍生工具主要是外汇远期合约,“跨境交易涉及船期,举例,可能3个月后才付款,远期合约可助企业管理外汇风险”。

刘表示,此研究项目“Inthanon-LionRock”的目的,是建立跨境走廊(Corridor Network),以央行数码货币于多个地区进行即时跨境支付,未来发展方面,冀走廊网络原型会提升,让来自不同区域的银行和企业以安全、高效、透明及点对点方式做跨境与跨时区支付。

局方又指,该原型将能连接传统的大额支付系统(例如即时支付结算系统)或央行数码货币系统,亦会采用“开放源”技术,以确保项目的中立性及开放性,并在性能表现、私隐与可扩展性方面取得更好平衡。未来几个月内会开发走廊网络原型,预计明年首季完成,随后参与银行、企业和交易所会以实际交易测试走廊网络。

贸易联动连接人行区块链平台 已试行2600万元融资

金管局亦交代贸易联动(eTC)与人民银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PBCTFP)的连接最新情况。刘应彬表示,目前贸易融资业界痛点包括:贸易融资交易状态欠透明,加上难以确认文件真伪,令银行对贸易真实性欠信心;贸易融资的工作流程仍依赖人手操作和纸本文件,审批成本高令中小企难获贸易融资。

他说,eTC与PBCTFP连接,能改善工作流程。进出口公司须先经银行登记,然后将采购单数码化,上载到区块链平台,由于上载后就不能改变采购单内容,故可让银行有信心继续贷款流程。目前这个连接项目已完成首阶段的概念验证,4间香港银行及3间内地银行已开始参与试行,已为12名客户提供服务,涉及贸易结算金额2,600万港元。项目未来会扩大至更多类别的贸易活动和融资服务,且与国际持份者进一步合作,制定一套国际标准,便利各地贸易融资平台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