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蝴蝶效应:疫情对线下服务业及中小企业致冲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很多地方企业仍在停产停工,对中国经济影响如何引发了人们关注。媒体认为,中国的一些行业遭受重创。
《中国企业家》报道,除了疫情本身,人们开始担心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湖北多地“封城”,全国延长春节假期,各地企业延后开工,旅游、餐饮、交通、娱乐等线下消费陷入停滞。
分析认为,线下服务业和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这个春节,绝大部分餐厅经理最忙的是处理预订客户的退款。1月20日之后,疫情形势急转,原先已经预订满的餐厅,纷纷接到取消用餐的退单。
不仅是餐饮,航空、旅游、娱乐、零售等严重依赖线下的服务业都受到严重打击,收入几乎是断崖式下跌。
“中小企业将会面临巨大冲击,尤其是那些现金流不好、经营不稳健的中小企业将遭遇严峻挑战。”北京大学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指出,很多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可能仅能保证两三个月的运行,现在一些行业基本停滞,没有收入和现金流,而房租、利息、人员成本等必须支出,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压缩成本,很可能就倒闭了。
恒大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在一份报告中进一步指出,经营中断可能导致订单合同违约、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困境,风险还可能沿着供应链和担保链上下及横向传导,引发局部性危机。
中小企业困境的背后,是就业和民生面临的挑战。餐饮、娱乐、旅游等线下服务行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实行弹性薪酬和计件工资的比例相当高。若中小企业大量裁员乃至倒闭,将对就业和居民收入造成严重影响。
沙士驱使企业转型
同时分析表示,每次危机都会带来巨大的变革,也给商业带来改变的契机。2003年非典,阿里巴巴在公司被隔离、全员居家办公的情况下推出淘宝,京东也在彼时被迫转型线上商城,这开启了中国的电子商务时代。此次疫情,一定也会带来一些影响深远的改变,企业家在看到挑战的同时,也应该敏锐地关注到市场的积极变化。
服务业基于新技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此次疫情,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大公司迅速开发出大数据寻人、查找附近发热门诊、线上就诊等服务,这些都有可能在疫情过后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传统零售业遭受重创,人们对盒马、每日优鲜等新零售有了更深切的理解。未来,无人零售、无人餐饮、无人机配送等兴起,与新零售相关的各种配送平台、上门服务平台、同城物流等都有机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