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销人员注意! 麦肯锡披露奢侈品如何攻入“90后”的心

撰文: 郑宝生
出版:更新:

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发表两年一度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研究报告,指出“80后”、“90后”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费核心。换个角度,店舖、公司要做这班人的生意,怎样才有效呢?报告列出一些重点,可以让各位店主、行销人员参考。

首先要明白奢侈品消费者的心态。报告指出,不少内地“90后”都是独生子女,平日有父母资助,中上家庭每月平均补贴4,000元(人民币‧下同),接近他们个人收入的一半,大大增加他们购买奢侈品的意愿。

麦肯锡报告指出,年轻一代购买奢侈品,其中一个原因是要在社交圈子之中彰显自我。(路透社)

视奢侈品为社交资本 增彰显自我

为甚么要买奢侈品?“90后”认为奢侈品是“社交资本”,既能彰显个性,还能有助于融入某些社交圈子,增强身份认同。某程度上就是“晒命”。

有人些认为,使用奢侈品是一种职场上令自己感觉自信的资本,能体现出个人品味,亦会更受到尊重。

因此,要向他们销售产品,就要让他们“晒命”,能在不同渠道“彰显自我”。

年轻人会买甚么品牌?报告指出年轻人最喜欢法国和意大利品牌,其次是英国,但不少人误会美国及加拿大品牌是来自欧洲。只有10%“90后”会考虑国产奢侈品牌,因此销售人员要注意说明品牌的来源地。

“爆款”产品要有故事 让市场取暱称

研究发现年轻消费者最喜爱各品牌最热门的“爆款”产品,但如何令产品热爆?首先,你的产品有“故事”是最好的。

举例说,《职业特工队:鬼影约章》女杀手使用了Prada的Saffiano手提包,本地市场发现之后自行创作了暱称“杀手包”,令该产品流行起来。

《职业特工队:鬼影约章》女杀手Sabine Moreau(Léa Seydoux饰)带着Prada的Saffiano手袋,内地消费者因而命名为“杀手包”。(网上图片)

KOL层层分工 不同阶段各司其职

其他流行关键在于限量款、中国限定款,以及要与KOL合作。KOL不限于网红,亦包括明星艺人。

大家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开箱文、潮流资讯,其实是有其节奏。就以暱称为“流浪包”的Chanel Gabrielle手袋为例,最前由“带货女王”杨幂背着,出现在时尚博客Mr. Bags的微信公众号,因此广受关注。

接着是由知名的KOL推介,以及写评论文章,用简单易明的文字去评论,加深奢侈品买家的认知。

第三步是普通网红接力,发开箱文、用家评论,以用家角度去介绍这个手袋。

可以见到,Chanel Gabrielle手袋的网上推广是有层次,有步骤,值得其他品牌参考。

杨幂的微博帐号有超过1亿名活跃追随者,市场称她为“带货女王”。(新华社)

每周花3至5小时吸收、分享奢侈品资讯

“90后”习惯上网,除了在网上“晒战利品”和“晒品味生活”,还会依靠网络接收奢侈品资讯。麦肯锡指出,受访者平每周花3至5小时上网吸收和分享奢侈品资讯,而从传统广告吸收讯息的人只有39%,因此网上营销十分重要。

报告举例,年轻人已经习惯在“小红书”发布开箱文、购买攻略以及晒战利品。有96%受访者会从电商吸收资讯,99%人会去线下官方渠道,87%人会去线上官方渠道。

此外,产品口碑亦十分重要,有96%受访者会接收产品的口碑评价,亦有94%人会听KOL的意见。

因此,除了门市和传统渠道,电商、官网、社交媒体都十分重要。

调查显示,内地年轻消费者十分重视网红的推介,产品有网红加持的效果十分明显。(中新社)

店员要有互动 引领消费者参与活动

在品牌或销售方的角度,如何捉住“90后”消费者的心?报告表示,店员就是你的“王牌”。

原来年轻奢侈品消费者希望全渠道得到产品资讯,近半“80后”和“90后”希望店员与他们互动。

他们希望店员平日利用微信与他们沟通,并根据个性、购买纪录和偏好,推介合心意的产品和配饰。此外,他们希望店员可以引领消费者,与品牌有更多互动,例如可以带客人参加品牌活动,包括时装展和派对等。

多渠道、全方位营销 目标让商品流行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与手机普及的时代,面向年轻奢侈品消费者的市场营销可谓无处不在,品牌亦需要多种方式并行,以及和KOL等企业外团体合作,仔细分工,层层推销,并要兼顾线上线下活动配合,让消费者认同产品定位,迎合他们个性化要求,让产品在他们的社交圈子中流传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