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生意难捞 ofo 推车身广告 每月160元有交易
撰文: 何敬熹
出版:更新:
港产共享单车公司Gobee.Bike今日宣布,因业务未能录得盈利,庞大的单车维修开支令营运困难,将于下周三(17日)结束本港业务。共享单车不单在香港经营困难,在中国内地,因为共享单车竞争更剧烈的关系,不但已经先后有多家共享单车公司倒闭,“生还者”亦要各出奇谋,想尽办法提升收入。
有在香港经营业务、内地最大共享单车公司之一的ofo,早前便推出单车车身广告,希望开展新业务,增加收入渠道。内地传媒指,ofo车身广告可投放的位置包括后轮三角板、车前的篮、车把三角区、车座套以及车轴,亦可以在ofo的App上投放广告。《香港01》也有向ofo香港查询香港的单车会否有车身广告,收费多少,但暂时未获回复。
报道指,ofo的车身广告最低价位是160元人民币/辆/月,考虑到ofo在全中国有近千万辆单车,且每部ofo单车成本价仅300元人民币左右,潜在利润十分可观。
大城市研禁绝单车车身广告
不过车身广告有多有市场也成疑问,有意见认为共享单车的车身广告精准度不高,一般只适用偏大众消费的广告,但在这个范畴竞争也很剧烈,车身广告没有明显优势,料只会偶尔有比较大规模的车身广告合作,噱头层面大于实际。
除商业上的局限外,政府的规管亦可能会令单车车身广告这新兴业务急速“死亡”。去年北京市交通委便要求共享单车不得设置商业广告,上月上海市交通委发布《上海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办法》草案并征求意见时亦提到“不得在车辆上设置商业广告”。
共享单车本身业务竞争大,新业务又快被政府禁绝,未来共享单车公司的经营,将愈来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