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拟设摊薄上限25% 保障投资者协会:不能杜绝“向下炒”

撰文: 陈嘉碧
出版:更新:

“向下炒”财技令不少散户闻风色变,港交所(0388)早前便因此发表两份咨询文件拟规管该活动,有关咨询将于周五(24日)完结。保障投资者协会和香港证券及期货从业员工会今日就该咨询提出多项反建议。

保障投资者协会主席吕志华指出,早前中金公司和David Webb分别公布多只不能碰的股票,当中共同有“向下炒”特征,包括:内幕人士先大手在市场抛售股票,令股价大跌,之后公司进行大比例合股,再大折让供股售股份,令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

保障投资者协会主席吕志华建议,供股要在合股12个月后才可进行,以及限制供股价和供股所得金额。(陈嘉碧摄)

摊薄效应指标不超过25% 将无助杜绝向下炒

保障投资者协会主席吕志华表示该会虽然支持及同意大部分文件中的建议,但认为即使上述的修例通过,都无法杜绝“向下炒”的情况,因为咨询文件中的“摊薄效应指标不超过25%”未能有效保障小股东权益不被大幅摊薄。

他反建议供股要在合股12个月后才可进行,提升有心人“向下炒”的机会成本,减低供股集资的意欲。同时供股价为宣布供股当天前10个交易日的平均价为基准,最大折让价不超逾25%,以及供股所得金额应和该股市值挂钩,不得超过供股当天前10个交易日的平均市值3成。

他表示限制供股价和集资金额是令庄家“无肉食”,对不跟供股的散户投资者的伤害降低。他又指正常集资情况下,限制集资金额将不会影响公司集资行为,相反,集资金额逾该公司市值数以倍计时,实属不正常的情况。

香港证券及期货从业员工会会长陈勇华建议,可把这类经常集资和涉嫌向下炒的企业列入“冷淡对待名单”处理。(陈嘉碧摄)

不应一刀切停牌 可列入冷淡对待名单

香港证券及期货从业员工会会长陈勇华则表示,现时港交所频频出招对“向下炒”上市公司停牌,此举虽然惩罚大股东,同时也损害散户投资者的利益。他表示工会希望当局毋须“一刀切”将向这类经常集资和涉嫌向下炒的企业停牌,可把其列入“冷淡对待名单”,再公布名单令投资者有所警惕。

此外,他认为当局除了关注企业公开的集资方法外,亦要求企业增加其透明度,更详细披露其集资用途的具体细节,以及考虑该如何应对或追究企业改变其集资用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