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刚:还富于民应先考虑经济效益
撰文: 何敬熹
出版:更新:
行政会议成员、金管局前总裁任志刚发表题为〈财政姿态〉的网志,表示研究近年香港公共财政管理上的“财政姿态”后发现,过去约10年,香港每年的财政预算,均录得庞大盈余,意味着政府从社会中取得的金钱,多于政府用于社会以促进民生经济发展的金钱。
不过他表示,过去约十年紧缩性的财政姿态,不是经济增长偏低的唯一原因,建议当政府决定藏富于民或还富于民,应优先考虑对经济增长有较大乘数效应和有助提升生产力的项目,相信政府会作出最合乎大众利益的决定。
任志刚指,从财政姿态的角度而言,财政盈余对经济活动具紧缩性的含意,即若无财政盈余,香港的经济增长率应会较高。不过,过去10年,即使退税后,年度财政盈余与生产总值的平均比例仍接近3%,有时更超过4%。要估算每年有接近生产总值3%的财政盈余之紧缩性,例如对当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影响,以及在往后数年因乘数效应,所产生的续后影响并不容易。这取决于若接近生产总值3%的金钱是留在社会中,在市民或企业手上不断流转,而不是在政府手中以外国金融资产形式持有,会对本地经济带来的不同影响。
任志刚:中国仍有资本管制 香港要尽力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任志刚鼓吹“开水喉” 梁锦松:要交待钱用在何处发展任志刚为林郑理财哲学助攻 施政报告势推税务宽免助中小企、创科财政司回应任志刚“守财奴”论 未来公共开支将占GDP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