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港长期停牌公司数目跌两成 惟经济不明朗、明年数目将回升
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针对香港上市公司面对欺诈指控及停牌的研究结果显示,本港上市公司数目逾2,600间,当中长期停牌公司的数目连降三年,今年下跌两成至80间,主要是疫情过后,复牌流程加快等因素影响。
核数师的挑战依然是近三年中公司停牌的最主要触发因素,今年由核数师触发的停牌公司比例高达60%。
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一年内,停牌超过三个月的上市公司数目由去年的100间同比减少了两成,降至80间,已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此外,香港上市公司中,连续停牌超过18个月的公司数目从2022年的17间减少至2023年的15间,并连续两年下降至2024年的7间。
同时,复牌的公司数量连续两年超过了除牌的公司(2024年:43间复牌、39间除牌;2023年:55间复牌、45间除牌),显示出香港上市公司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避免企业欺诈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被核数师指控欺诈的个案急升
根据致同报告,今年被核数师指控欺诈的个案比例由去年的37%上升至42%,同时核数师的挑战依然是近三年中公司停牌的最主要触发因素,今年由核数师触发的停牌公司比例高达60%。
至于上市公司受到监管机构指控欺诈的比例由31%增长至36%,而因监管机构指控欺诈引发的停牌比例由去年的8%大幅上升至今年的28%。截至今年8月底,在受到监管机构指控的上市公司中,有超过一半(54%)停牌,较去年的14%大幅增加。
致同中国法证调查服务主管合伙人汤飚表示,相关停牌比例的显著增长,原因之一是证监会根据《证券及期货(在证券市场上市)规则》第8(1)条勒令一些怀疑存在重大欺诈行为的公司停牌。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9年以来,证监会五年来首次再次引用该条例来勒令公司停牌。
被问及未来停牌公司数目趋势,汤飚表示,内地经济充满挑战,上市公司的营运持续受压,再加上地缘政治、监管加强、经济前景不明朗等因素,预计明年停牌数目将回升,超过80间。
致同列五大复牌法则
在其他持份者揭露公司欺诈的个案方面,致同香港法证调查服务总监林肇基表示,今年由股东或管理层指控公司欺诈的个案比例为16%,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此外,由股东或管理层引发停牌的个案比例更是大幅下降23个百分点至12%。在2024年,由股东和管理层引发的一半个案通过公司及时发布公告澄清和解决相关问题,成功避免了停牌。而另一半个案则在2024年被暂停交易,其中部分个案在不到三个月内恢复了交易。
致同总结五大复牌法则,包括:一、发布核数师报告;二、体现管理层的诚信;三、进行内部调查,并与法务及审计师保持积极合作,与独立调查委员会、管理层、审计师和监管机构沟通调查结果;四、开展内部控制审查,以识别内部控制的缺陷和弱点,并采纳相关建议;五、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