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永青指同情因经济困难挞订买家 惟发展商追差价基于合约精神
撰文: 张伟伦
出版:更新:
近日有发展商向新盘挞订买家追收差价,并引起市民热议。中原集团代理创办人施永青于旗下免费报章的专栏内指出,发展商有合法权利要求买家履约或补差价,若有关行为遭到舆论否定,香港合约精神便荡然无存。
施永青在《am730》的专栏内指出,有买家挞订是因为在支付首付后,最新楼价较早年买入楼花时下跌,认为再以较高价去完成交易十分“唔抵”而选择挞订。有部份买家则是为势所逼,原计划是透过银行贷款以支付物业余额,可是楼价下跌导致银行无法借足相关款项,买家须另行筹集资金方可以完成交易。“如果买家手上现金不足,就算有心履行合约,亦会有心无力”。
施永青指出社会舆情对后一批买家十分同情,觉得他们并非蓄意违约,只是经济条件较差,所以当发展商决定向相关未有完成交易的买家追究法律责任时,舆论竟大都站在挞订者一边,觉得发展商有点不近人情,应该放有关挞订者一马。
施永青又指出虽然也十分同情这些违约人士,他们中不少还是其客户;可是,基于合约精神是商业社会运作的基础,仍然认为发展商是有合法权利去要求买家履约或补差价的。如果这样的行为也被舆论否定,香港的合约精神就会荡然无存,天下势必大乱,香港的营商环境就会大幅倒退,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普罗大众亦一样难以幸免。
指内地舆情大多同情因楼价跌受损的买家
他进一步指出在内地亦有从事地产代理生意,发觉内地舆论大多同情因楼价下跌而蒙受损失的小买家。结果鼓励了违约者经常聚众生事,要求发展商退订或减价作赔偿,而社会还视之为维权运动。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维稳,有时竟会向发展商施压,要求顺从违约民众的要求。如是令发展商的很多原有预算都纷纷落空,有些因而资金链断裂,酿成债务危机。
他亦指出最近有外商撤离中国,除了因为中国受到美国的打压外,中国社会缺乏合约精神,亦是一个阻吓因素。香港难得有遵守合约的传统,希望社会舆论好好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