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玩完论|罗奇下周来港出席活动:我回来不是为了道歉
有“中国大好友”之称、摩根士丹利前亚太区主席罗奇(Stephen Roach)二月发表“香港玩完论”的文章后,引发不少讨论,包括行政会议召集人、汇贤智库理事会主席叶刘淑仪、政务司长陈国基,及前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先后回应。
罗奇最新于社交平台预告,下星期将到北京和香港出席活动。综合本地传媒及网上资料,罗奇下周一(6月3日)将在亚洲协会与恒隆前董事陈启宗对谈;6月5日中午则会出席香港外国记者会(FCC)午餐会。
罗奇发表题为《The Power of Debate》的文章,强调自己飞越半个地球,并不是到香港及北京看风景,而是安排六天的会议和讲座。他称,到访北京时会向观众提出对中国的三大担忧,包括中国“日本化”的可能性日益增加;中国作为全球成长引擎的作用减弱;以及中美冲突看似不断增加的危险。
至于在香港,他指今次是发表“香港玩完论”后,首次回到这个城市并不是为了道歉,而是为了解释我如何以及为何对这座伟大的城市做出了非常艰难的预测,又“剧透警告”,内容与他即将带到北京的讯息有很大关系。(I am not going back to Hong Kong to apologize but to explain how and why I have come to a very tough prognosis for this great city. Spoiler alert: It has a lot to do with the message I am about to bring to Beijing.)
罗奇强调辩论很重要,又以2016年一篇官媒刊登的“权威人士”访问,当中讨论到中国依赖债务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会引发“L型滞胀”。罗奇指,该访问最终引发北京当局提出“去杠杆”及“供给侧”改革,以应对生产力下降和“僵尸企业”的问题。
罗奇认为,中国经济的债务日益增加,正面临着一场痛苦的房地产危机,认为这位“权威人士”的先见之明近乎惊人,其引发的争论非常值得再次讨论,重申推动辩论十分重要,“这就是我在充满挑战的时刻回到亚洲的原因。”(The ideas that drive the debate matter even more. That’s what brings me back to Asia at an enormously challenging time)
他认为,中国以及香港都迫切需要新的答案、新的想法,直言没有人有所谓完美或不完美的答案,“但如果没有激烈、公开和诚实的辩论,就没有机会找到出路。”(China, and by inference, Hong Kong, are in desperate need of new answers, new ideas. So, too, is the rest of a chaotic, conflict prone, increasingly Sinophobic world. None of us has the perfect, or even the imperfect, answer. But without vigorous, open, and honest debate, we don’t have a chance of finding a way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