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湾大选】多维社论:给蔡英文的八个建议(上)

撰文: 多维新闻
出版:更新:

2020年台湾大选结束,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817万票,战胜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再次当选台湾总统。《多维新闻》发表题为《给蔡英文的八个建议》社论。
社论指,选举是人民的意见表达,我们对此向蔡英文表示祝贺,也希望她能够真心实意考虑台湾人的需要和未来,把在选举时用来挑拨民情的政治操作收起来。
这次大选是在一种非常特殊的氛围下进行的。国际层面,中美在进行激烈对峙,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台湾的国际空间越来越被收窄;两岸之间,对峙气氛进一步加剧,北京提出了“两制台湾方案”,统一正成为一个越来越无法回避的话题;台港之间,香港反修例危机的动员效应在台湾广泛发酵,民进党收割了所有成果;台湾内部,经由两党竞相炒作,“芒果干”(亡国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蓝绿两党则继续撕裂,国民党在选举中昏招迭出,陷入严重撕裂,打烂一手好牌。
如果没有这些内外氛围,今天的选举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蔡英文虽然赢得选举,但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不是她赢得选举,而是其竞争对手输了选举。蔡英文及民进党必须认识到,她的胜选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人民虽然将票投给了蔡英文,却并不代表对她过去四年的执政成绩满意。而是受情绪和气氛驱使,不愿把票投给国民党和韩国瑜。蔡英文尤其不能忘记,就在这次大选启动前,她的民调还在各主要政治人物中排名垫底,民进党还深陷能否继续执政的危机。所以,未来四年蔡英文如果想顺利执政,就必须学会做一个和第一个任期不一样的总统,我们给她提出了八条建议。
以下为社论全文的上篇,内容是第一和第二项建议:一. 确保台湾主体性;二. 确保台海和平。

【2020台湾大选】多维社论:给蔡英文的八个建议(中)

【2020台湾大选】多维社论:给蔡英文的八个建议(下)

台湾所追求的“主体性”,是要让台湾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能实质走出这个小岛。(视觉中国)

第一、确保台湾主体性

在这次选举期间,不论民进党或国民党,都将“亡国感”作为选战的重要主轴,互指对方如若当选,台湾或中华民国就会步入灭亡之路,而且双方都以中华民国捍卫者自居。尤其蔡英文,更将选举结果与捍卫台湾民主自由挂钩,提出了“中华民国台湾”的口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维持“中华民国”的主体性,就成为蔡英文第二任期的重要课题。

“主体性”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主体性”就是相对于“依附性”,展现在能否主宰自己的命运。过去,台湾曾经透过经济发展、自由民主,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与充足的“主体性”。然而,2000年前后,台湾的政治氛围转变、内部发展停滞不前,连带影响国际地位下降,经济发展更是不进反退,让主体性与自信心同时下降,“依附性”则同时上升,让台湾自此更受制于中美乃至日本。

缘故于这样“我命由天不由我”的现实体会,加上中国影响力遽增后对两岸实力落差的深刻体认,台湾社会在无奈之时将问题简化为“因为我们是非正常国家”,认为“台独”(或不同于“一个中国”)才是“台湾主体性”的体现。1987年解严后,“台独”开始在台湾社会上架,民进党还于1991年通过《台独党纲》。尔后,从李登辉、陈水扁到蔡英文政府,陆续透过修改课纲、提出争议性的政治论述例如“两国论”、“一边一国论”,修订《两岸条例》、“国安六法”、《反渗透法》等途径、制造“中华民国台湾”这样一种特殊却又空洞的词汇,欲形塑台湾独立于中国之外的事实。

然而,只有台独、或是台独才能够表现主体性吗?并非如此。台湾所追求的“主体性”,是要让台湾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能实质走出这个小岛。例如1970、1980年代台湾虽被迫退出联合国,但透过在经济上的杰出表现,以“亚洲四小龙”之名自傲于世界,那时的人们何曾认为自己“没有主体性”?此外,台湾还在2002年加入WTO、在2008年开始参与WHA(世界卫生大会)、并仍保有逾20个邦交国,护照免签畅行多国,这些外交成果是因为高喊台独而得的吗?很显然不是。

2016年迄今两岸关系的紧绷、台湾一面倒向美国的策略,却未同步提升台湾的能见度,反而限缩了原本所拥有的权利。(中央社)

提升台湾主体性,靠的是利弊权衡、直面问题、改善现况,而非因看不清国际局势变化自我麻痺。若将“主体性”当作商业口号,则无提升主体性之可能,反而加剧民众的无奈与附属性。2016年迄今两岸关系的紧绷、台湾一面倒向美国的策略,却未同步提升台湾的能见度,反而限缩了原本所拥有的权利;邦交国逐年递减至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无法参加WHA,许多国际组织会议也不得其门而入,种种艰涩难题,是主张台独或者正名制宪能够扭转或改变的吗?显然不能。

台湾人经过400余年来的苦难与淬炼,对掌握自己命运具有高度期望,民主制度的建立曾经给这种期许以坚定的民意基础和实现途径,台湾能依法选总统就是这一期望的历史结果和希望投射,所以不论谁当总统都必须牢记这一期望。

过去二三十年,政治人物将所谓的台湾主体意识或对主体性的追求,偷梁换柱为“台独”意识。实际上,在对历史进行透彻分析之后就会发现,“台独”不过是对历史的误会,是有心人的政治操弄,若在这一轨道上继续前行,不仅会在中美两方碰壁,而且还会伤害到台湾的普遍福祉。

当然,台湾人确实建立了素朴的主体和本土认同,所以对大陆来说,也必须认识到这个客观事实,要尊重台湾人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以及客观看待两岸分治下形成的心理阻隔,坦诚面对台湾的政治变化。对蔡英文来说,既然受著2,300万台湾人民的托付,就更要替台湾人把好这个关,妥慎处理最重要的两岸关系,而不是与大陆进行对抗,从这次选举策略中得出错误结论。接下来的四年,蔡英文必须扭转台湾“主体性”不断下落的过程,说清楚民进党和台独的关系,扭转台湾从繁荣到衰败的过程。

对蔡英文来说,既然受著2,300万台湾人民的托付,就更要替台湾人把好这个关,妥慎处理最重要的两岸关系,而不是与大陆进行对抗,从这次选举策略中得出错误结论。(洪嘉徽摄)

第二、确保台海和平

除了台湾的“主体性”外,能够消弭两岸之间在过去四年不断升级的对抗气氛,确保两岸和平,也是蔡英文接下来的巨大挑战。

无论是历史因素还是近年来民族情绪的崛起,中国大陆原本就有很多人主张对台武统。在这次大选之前,最近就连部分美国人士,例如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也表示,台湾和中国大陆之间的疏离过大,不可能看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虽未明讲,但其中隐含的意味明眼人都看得出。

不过,即便有少数人总在一旁煽风点火,但两岸社会中的绝大一部份声音都是希望彼此能够和平共存。尤其在对岸执政的习近平,一直主张两岸应该“和平统一”。

对于两岸来说,台海或两岸和平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双方若因台独、或其他种种因素重启战火,实质上就等于是重启当年的内战,这绝对只会是两岸之间的又一场历史性悲剧。后果不用多想,必定充满灾难并会加深对彼此的仇恨。

台海或两岸和平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双方若因台独、或其他种种因素重启战火,实质上就等于是重启当年的内战,这绝对只会是两岸之间的又一场历史性悲剧。(中央社)

对中国大陆来说,假若两岸开启战端,或许可借此完成统一大梦,但难以避免地会因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国家崛起的步调与民族复兴的进程都会迟滞;对台湾而言,战事意味著生灵涂炭,几代人、甚至百多年来积累的文化与财富,都会随著战争爆发而化为乌有,所谓的自由民主生活更将消失殆尽。

北京的《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规定,中共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种情况,分别是: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以及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蔡英文的最大的责任就是要避免发生两岸社会从上到下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这不只是对2,300万人民或两岸之间的和平责任,也会影响区域的稳定。在蔡英文的上一个任期,两岸虽曾经过弹性期,习近平以“未完成的答卷”回应蔡英文的两岸论述。然而,这些年来的发展,两岸对峙升级,甚至已走上了不亚于李扁时的偏锋道路。而中美因贸易战而起的相互对峙以及美国给台湾的甜头,又放大并提高了两岸冲突的危险性与可能性。

蔡英文要认识到,两岸之间的实力对比与区域局势和过去不具可比性。所以,总统更应知道如何处理两岸关系,构建两岸的和平,让人民放下担忧。两岸关系,从来不是“难道要对中国投降吗”这种气话便可处理的,而是攸关全台湾人的性命与未来,新任总统更该有此体悟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