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湾大选】多维社论:给蔡英文的八个建议(下)

撰文: 多维新闻
出版:更新:

2020年台湾大选结束,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以817万票,战胜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再次当选台湾总统。《多维新闻》发表题为《给蔡英文的八个建议》社论。
社论指,选举是人民的意见表达,我们对此向蔡英文表示祝贺,也希望她能够真心实意考虑台湾人的需要和未来,把在选举时用来挑拨民情的政治操作收起来。
这次大选是在一种非常特殊的氛围下进行的。国际层面,中美在进行激烈对峙,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台湾的国际空间越来越被收窄;两岸之间,对峙气氛进一步加剧,北京提出了“两制台湾方案”,统一正成为一个越来越无法回避的话题;台港之间,香港反修例危机的动员效应在台湾广泛发酵,民进党收割了所有成果;台湾内部,经由两党竞相炒作,“芒果干”(亡国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而蓝绿两党则继续撕裂,国民党在选举中昏招迭出,陷入严重撕裂,打烂一手好牌。
如果没有这些内外氛围,今天的选举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所以,蔡英文虽然赢得选举,但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不是她赢得选举,而是其竞争对手输了选举。蔡英文及民进党必须认识到,她的胜选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人民虽然将票投给了蔡英文,却并不代表对她过去四年的执政成绩满意。而是受情绪和气氛驱使,不愿把票投给国民党和韩国瑜。蔡英文尤其不能忘记,就在这次大选启动前,她的民调还在各主要政治人物中排名垫底,民进党还深陷能否继续执政的危机。所以,未来四年蔡英文如果想顺利执政,就必须学会做一个和第一个任期不一样的总统,我们给她提出了八条建议。
以下为社论全文的下篇,内容是第六至第八项建议:六.超脱统独意识形态、七.回应百年变局 妥善安置台湾、八.成为满足人民期许的政治家。

【2020台湾大选】给蔡英文的八个建议(上)

【2020台湾大选】给蔡英文的八个建议(中)

第六、超脱统独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ideology),是某种特定的、对社会应该朝什么方向前进的看法与信念。这个概念本身是中立的,但是在社会氛围、媒体传播多为立场先行的台湾,统独意识形态往往成为一方批评另一方的工具性标签。民进党在这个导致台湾结构性撕裂的问题上绝对负有主要责任,蔡英文执政第一任期在这个事情上著墨甚多。

11日台湾民众投票相当踊跃。图为新北市板桥区一处投票站。(中央社)

摆在欧洲与美洲,甚至于中国大陆,意识型态的光谱主要都是以左、右为分隔(虽然左右的意思不完全一致),这与以统独为界的台湾,相差极大。若揭开表层的意识形态,更可看到统独或左右背后都受另一层意识形态的影响,包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

如果把这两层意识形态合在一起看,台湾政治的一大问题是,自由主义的某些面向被供上神坛,并与统独纷争裹胁在一起。于是乎,自由被简化成追求主权独立;民主则被简化成数年发放一次的那纸选票。台湾人“出头天”的欲望,在简化的“民主自由”圭臬之下,也就需要搭配一个“压迫者”来维系,从前是“反威权”,现在则演变为“反中国”。

2020年大选,“亡国感”成为一项众人爱不释手的政治元素,两大党在意识形态上都在操纵著“亡国感”、加深社会分裂,可是却并不重视社会重分配的需求,廿余年来整体经济成长停滞、劳工低薪、税基日益减少、房价所得比过高、台币汇率低落等重要议题,在候选人大啖“芒果干”的主旋律中,遭逢又一次的冻结。

试问,一个政治上民主自由,但在经济上不自由、不民主的人,能否算得上一个完整的、自由的、独立的人?台湾需要的社会指引真的是统独意识形态吗?一个能对台湾好的总统,至少要能够超脱流于政治恶斗、口水战的统独意识形态,甚至重新检讨被异化了的自由主义,让整个社会有空间摸索其他更多元、更重要的指引,从而找到最利于壮大台湾、最能凝聚社会共识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相较走回“戴意识形态眼镜”的老路,如此才是一个总统高度该做的事。接下来的四年,希望蔡英文能正视这个事情。

11日上午,韩国瑜与女儿韩冰抵达投票站投票。(Reuters)

第七、回应百年变局 妥善安置台湾

回顾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瓦解、东欧诸国也退去了共产主义信仰,原先冷战结构下的美苏“双极”独留美国“单极”,世界始进入后冷战时期。随著美国陷入旷日废时的海外战争泥淖,国际进一步形成“一超多强”格局,而同时中国大陆崛起成为几乎举世公认的事实,甚至似有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亚洲秩序逐渐成形。

台湾过去在冷战中占到一个好位置,被美国划进防堵苏联为首的共产势力东进的前线,美国施以的经援也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在后冷战时代,随著新一波全球化的推进,台湾的经贸发展早已从与美国等西方阵营紧紧扣连,转移成与中国大陆等新兴市场更加紧密,大量台商分布在中国大陆、越南与老挝等共产党执政地区,对台湾而言,经济上早已无“铁幕”之别。

中美两强的竞合关系,一直为国际关系“权力移转论”挥之不去的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阴影推波助澜,尤其现在中美之间在贸易、科技、货币、军事乃至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都出现了强烈冲突。当前台湾政府虽将贸易战、香港抗议及新疆议题等中西方冲突放大,以证明台湾站队美国之必要、安抚民众对于两岸关系不佳的疑虑,但此举有著不少缺陷。

11日上午,蔡英文抵达投票站投票,笑容满面。(Reuters)

其一,中国经济实力不同于昔日苏联,苏联崩于经济,中国经历数次经济转型后尚无此迹象。其二,中西方冲突虽在,但西方世界对于是否经济与科技等层面全盘围堵中国有太大分歧,科技强国德国对于华为的态度就与美国大相迳庭,日本也开始在中美之间遂行投机。美中两国不只在经济层面连结紧密,在诸多国际议题中亦须达成共识,如此才能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其三,美中固有冲突、欧洲对中国虽有顾虑,但就各国的国家利益而言,对中国的顾虑,还没上升到生死攸关之层面,彼此都还有调合空间。就以中美贸易战为例,再过几天,也就是本月15日,中美就要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特朗普总统还表示之后他还会前往中国和习近平会面,就第二阶段协议进行沟通。

另一方面,特朗普用无人家炸死伊朗二号领导人苏莱曼尼,又开创了一种新战争形态,为这个动荡的世界增加了更多风险元素。在这个大国争夺激烈的时代,如果这种战争方式被推而广之,绝对是小国或地区的灾难。而台湾,就处在中美争夺的最前线。以上种种,都是台湾在当前世界变局中需要谨慎权衡之因。

台湾民众党此次选举后成为第三大党。(网络图片)

台湾经济上靠大陆更近些、政治上则靠美国更近些,两者形成一定的张力。经济固不待言,政治上的风险也不得不注意。中国大陆在习近平执政下,对两岸统一议程订出了2035乃至于2049年的时间表,并提出世界目前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在这百年变局中,台湾如何能够找到新的位置安身立命,是下一任总统必然躲不开的一张核心考卷,这张考卷不通过,就是死当。

在国际结构变动下,蔡英文至少应当留意于下面两点,首先,要以台湾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避免台海成为战争热点(Hot Spot),审慎平衡台湾与美、中之间的关系;其次,应该转而戮力于推动社会深层次改革,在经济发展、社会正义面向,加强台湾的主体性、提升台湾这块品牌的价值,让台湾在面对百年变局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充分的尊重与空间。

蔡英文发表胜选感言。(洪嘉徽摄)

第八、成为满足人民期许的政治家

总结来看,或许可以这么说,台湾政坛迄今仍未产生过一个“政治家”(statesman),蒋介石肯定不是,蒋经国或许算得上一个,但是民主化之后就没有了,有的则多是“政客”(politician)。

四年前,蔡英文曾经带给人们无限遐想,她也曾努力表现出对自己的期望,多维新闻在当时曾发表社论,希望她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而不仅仅只是又一位总统,但检视过去这段期间以来蔡英文的实践,虽然她这次已历史性高票再次当选台湾总统,若以“政治家”的标准裁判她并不及格。

政治家有什么标准?儒家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西方或许可以林肯(Abraham Lincoln)的“民有、民治、民享”“gover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做代表,罗斯福总统也以人民是否有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等作为标准。这些,台湾有哪个政治人物可以做到?特别是在经济领域做到了吗?在两岸领域做到了吗?从上面的各项标准进行一个个对照,究竟有谁能做到?

展望未来四年,台湾需要处理的挑战与难题实在太多,每四年一次的大选,之于人民、之于发展,其实都总归到同一个问题:台湾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总统?

台湾需要的总统,必须有能力确保台湾的主体性,维系台海之和平安全,重视民生经济与经济民主,擘划台湾的核心产业发展,正视台湾社会的不平等与分配问题,不利用政治力过度介入社会议题,进而撕裂社会,亦不被意识形态绑架,要能以超群的外交手腕、宏观的国际眼光,应对台湾即将面对的种种考验。

在蔡英文的第二任期,她能不能展现出这样的能力,能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政治家,我们仍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