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大墓惊现广州黄埔 西汉南越国越人贵族墓助推古粤探源
记者10月19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广州市黄埔区又有重大考古新发现,镬盖顶岭遗址发现西汉南越国时期的大型越人墓葬一座。据考古专家介绍,该座墓葬是岭南地区首次发现的封土周边设有环沟的早期墓葬,墓葬形制反映出西汉南越国时期,番禺都城东北远郊的高等级越人贵族墓葬中楚越交融的态势,它的发现为早期岭南文明探源,以及中国化进程的研究阐释增添了新的考古实证。
镬盖顶岭有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
记者了解到,2023年4月至7月,为配合国有土地出让,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黄埔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华附西侧居住地块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在地块内的镬盖顶岭发现了灰坑、柱洞、灰沟等遗迹和曲折纹、勾连云雷纹、方格纹等几何印纹硬陶片,初步判定镬盖顶岭分布有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
该处原地貌为一处近圆形的小丘陵,形似锅盖,最高海拔53.5米,据东坡清代乾隆时期墓葬碑文可知土名为“镬盖顶岭”,紧邻茶岭遗址,西北距陂头岭遗址约4.5公里,西南距沙岭遗址约2公里。
2023年9月至10月,经报国家文物局同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镬盖顶岭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共揭露面积700平方米,在镬盖顶岭岗丘顶部,发现四周有围沟的西汉南越国时期的大型越人墓葬一座(编号M1)。
这座越人墓主人身份等级不低
记者在遗址现场看到,该墓独占镬盖顶岭,墓葬区四周明显可见一条深约半米的环壕。据镬盖顶岭遗址考古发掘专案负责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王慧介绍,该种环壕一般用于区分陵区和排水,最早可追溯至殷墟王陵区。
土墩表层下有多个灰坑、柱洞和灰沟,茔域周边西部和南部密集分布多个柱洞,部分柱洞嵌入沟壁,由此推测当时可能存在“墓祭”的地面建筑,以上迹象表明墓主人身份等级不低。
王慧还介绍,镬盖顶岭M1有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而在岗丘最高处堆筑土墩,然后再挖带墓道的竖穴土坑、内置棺椁、再封土掩埋墓葬的做法,明显继承了江浙地区两周时期土墩墓的营建方式。
地表有高大封土,周边有长方形围沟以示茔域的做法,与浙江绍兴印山王陵的茔域形制非常相似。印山大墓建于印山之巅,墓上堆筑有高大的封土,周边有隍壕,墓道东向,狭长方形竖穴土坑“人”字形顶木椁墓,墓坑口长达46米,宽14米左右,深12.4米。经考证当为春秋末期的越国王陵、越王允常的“木客大冢”。
墓葬形制反映出楚越交融的态势
镬盖顶岭墓葬规模仅为印山越王陵的约十分之一,斜坡墓道北向,年代则晚至西汉南越国时期,就墓葬形制来说应存在早晚承袭的关系。
“墓坑底部的石床常见于岭南地区早期的越人墓中,榄园岭及浮扶岭遗址都曾发现越人石子墓。而在南越国时期,墓葬形制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只有部分越人继承江浙两周土墩墓的习俗,在墓室底部铺垫碎石。”王慧告诉记者,墓室随葬品不丰富,且不随葬青铜礼器的特点,更与浙江于越贵族墓葬相近。
墓道北向、深挖墓穴、封土边缘有“祭祀罐”等做法则是岭北越人葬俗逾岭南渐珠三角当地语系化的体现。而带斜坡墓道、成熟的棺椁葬具又带有楚式葬制的特点,这从墓葬形制方面又反映出西汉南越国时期番禺都城东北远郊的高等级越人贵族墓葬中楚越交融的态势。
说明此地为南越先民的重要聚居区
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多元一体,持续发展”。《汉书.地理志》有云“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镬盖顶岭越人墓的考古发现,为战国至汉武帝时期汉平南越阶段,自环太湖地区经珠江三角洲到越南北部百越文化圈的发展脉络和传播路径提供了线索。
它为早期岭南文明探源和中国化进程的研究阐释增添了考古实证,也进一步说明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广州东北黄埔九佛-萝岗一线是史前至秦汉时期南越先民重要的聚居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广州早期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获《羊城晚报》授权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