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博物院新展揭秘:实证“南海Ⅰ号”最终从广州港离岸
7月3日,“从广州出发——‘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正式开幕。该展揭秘“南海Ⅰ号”曾经到过广州,并最终从广州港离岸的考古研究过程。
本次展览由南越王博物院(西汉南越国史研究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博物馆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展出了国内12家文博单位的400余件/套文物,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文物为首次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破解“南海Ⅰ号”离岸港口之谜
“南海Ⅰ号”沉船是迄今中国水下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其沉没地处在广东通往南海海上交通的主航道上。自发现至今三十余年,“南海Ⅰ号”发掘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仍有许多谜题尚待解开。
此前,“南海Ⅰ号”沉船出水酱釉罐多被认作是福建泉州磁灶窑产品,也缺乏证据表明这艘船与广州的关联。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地层出土的酱釉罐,成为了改写这一结论的关键性发现。
“近年,我们院在整理南越国宫署遗址宋代建筑基址资料时,确认宋代广州公使酒库的位置,其出土大量戳有‘酒墱’‘醇酎’‘清香’等与酒有关的印文、印花酱釉罐,其器型、釉质釉色、胎质胎色、印文印花与‘南海Ⅰ号’出水部分酱釉罐高度相似。”南越王博物院副院长李灶新介绍,2021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佛山市博物馆、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奇石窑和文头岭窑进行考古调查与抢救性发掘,同样采集和清理出与“南海Ⅰ号”高度一致的印文、印花酱釉罐标本,使研究取得了关键性进展。
“有了标本材料,我们还要通过科学手段进一步去佐证。我们把采集到的有非常明确产地的酱釉罐材料、南越国宫署遗址的酱釉罐材料,以及从‘南海Ⅰ号’挑选一些明确的酱釉罐标本材料,一起送到北京大学做科技检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所长肖达顺介绍,检测结果表明,三者的材料成分非常相似。
研究团队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证实了“南海Ⅰ号”和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部分酱釉罐产自南海诸窑,这在“南海Ⅰ号”的货物构成和贸易航线研究中是一个重大发现,明确了“南海Ⅰ号”来过广州,并且最后从广州离岸。
本次展览依托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向观众构建了“南海Ⅰ号”沉船上南海诸窑生产的“广东罐”,从订制生产到消费使用,再到通过海洋贸易上船出洋,最后走向世界各地终端市场这一海上陶瓷之路的贸易历史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出“南海Ⅰ号”出土“淳熙十年”印文酱釉罐以及墨书“郑尽金记直癸卯岁次”青白釉印花双系罐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它们的发现,对推测“南海Ⅰ号”的年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构“南海Ⅰ号”的航行路径
本次展览分为“南海Ⅰ号”的困惑、“南海Ⅰ号”的旅程、广州出发的密码三大部分,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及文献研究基础上还原“南海Ⅰ号”的航行轨迹,再现南宋时期海洋活动的繁荣景象。
“南海Ⅰ号”上装满了金银铜货币、黄金奢侈品、瓷器、铁器、铜器、漆器等。本次展览通过船上出土文物中蕴藏的丰富信息,重构“南海Ⅰ号”的航行路径:潮起两浙-风华刺桐-扬帆广州。
其中,“扬帆广州”部分集中展示了一批遗址出土的宋代器物,通过关联文物凸显广东陶瓷在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揭示广州海贸长盛不衰的密码。
此外,本次展览还加入了“纲首日记”(根据文献虚构)这一创新元素,通过船长的视角讲述他们的经历、所见所闻,与观众实现古今对话,给观众带来更多沉浸式的观展体验与参与感。
南越王博物院研究部馆员潘洁告诉记者,南宋时期,海上航船实际已有一个非常严密的组织结构,船长可能也会记录船上的一些情况。目前,在“南海Ⅰ号”上还没有发现相关记录的纸质材料,但到明清时期,船员已用“更路簿”或“海路针经”来记载航线、当时天气等情况,“于是,我们综合了历史文献上的记载,虚构了这个‘纲首日记’。”
串联文化遗产讲述“海丝”故事
“从广州出发——‘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凝聚了广州、香港、澳门、深圳、惠州、佛山等多地文博单位的力量。策展团队通过整合藏品资源,打造一场海丝文化盛宴。这是一次深化粤港澳大湾区考古研究合作的重要成果展示。
展览利用实物和史料,将粤港澳三地的遗产点及相关历史信息、故事进行有效串联,通过价值挖掘强化文化遗产的关联性,立体展示海上丝绸之路在大湾区留下的足迹。展览展出了大批香港九龙圣山遗址、香港大屿山竹篙湾遗址、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出土、产自国内各窑口的瓷器。这些遗物是中国瓷器从粤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的实证材料。
本次展览以历史文化为纽带,深挖粤港澳大湾区海丝文化内涵,提升湾区文化魅力,为读懂岭南、读懂大湾区提供了新视角。
本文获《羊城晚报》授权博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