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验钞机 如何识别假银纸?4大防伪手段现代人也自叹不如

撰文: 风传媒
出版:更新:

在新闻或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见犯罪集团制造假钞、瞒天过海的情节。

不禁让人好奇,现代发明出许多防伪技术,仍无法完全避免伪钞的存在,那么在古代科技不发达,又没有验钞机的情况下,要如何辨别银票真伪,并杜绝私造伪钞的行为呢?

【懒人包】一个图辑看清中国古代4个杜绝假银纸的聪明方法(点图看相关内容节录):

+27

根据《梨视频》报导,宋朝时期,出现了世界最早正式发行的纸钞“交子”,不过在方便民间买卖的同时,假钞也随之产生。

《宋史》中写道,交子流通不到20年,市面上就开始出现伪钞,破坏了市场的交易秩序,使得各地控管财务的转运使都想废除交子,于是为了解决假钞问题,各式各样的防伪手段应运而生。

一、特殊纸张原料

古代银票的用纸可是大有学问,每个朝代的纸张原料都不尽相同,且除了官方之外,市面上几乎无法取得。

举例来说,宋朝使用的是“川纸”,政府在四川设立“益州交子务”印发纸钞,并于成都建立“钞纸院”专门管理纸钞真伪。宋、金、元时期则是选用高级原料“楮皮”,因此当时的纸钞又被称作“楮币”或“楮钱”,提高了造纸技术和成本,一般人自然难以伪造。

【延伸阅读】古代皇帝身后为何都有“两把大扇子”?曾是“进口武器”暗藏机关(点击放大阅读)▼▼▼

+14

二、复杂的防伪技术

银票上还会采用复杂的人物图案、特殊印记和隐密题号,依据《宋朝事实‧财用》记载,纸钞上的图案“朱墨交错”,还有不同颜色的铸印,例如宋朝大观年间的纸币“钱引”上,就有红、蓝、黑,3种颜色的印信。

其次,纸钞的印版多使用铜版而非木板,并利用精密的微雕技术,譬如清朝的“大清宝钞”上就刻有龙纹,不是专业人士很难仿造,或是在银票上印制一行难以察觉的小字,因为印记非常微小精细,必须用专业工具才能检视。根据《百度百科》资料显示,明清时期发明了一种“微雕章”,其中内容就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发行机关还会故意刻错几个字,以加强防伪效果。

另外,官府也会对纸钞进行多重印压,每向下流通一次,都会加盖一个印,印上使用的字体也是难以仿制的“九叠篆”。

【延伸阅读】皇帝死后妃嫔如何陪葬?4种恐怖死法公开 赐毒酒算有尊严?(点击放大阅读)▼▼▼

+24

三、更新周期短

银票通常每1至2年就会改版一次,而且每次改版,旧版的纸钞就会被销毁,在这样的速度下,银票的流通周期十分短暂,即使真的做出了伪钞,没过多久就无法再使用了。

四、严酷的刑罚

其实历代以来,都有严苛的《钞法》遏止百姓伪造银票,例如北宋规定,私造假钞者必须流放3千里,若假钞已经流入市场,则会被处以斩首;南宋时,还颁布了悬赏制,检举做假钞的人就能得到赏钱1千贯,或是选择加官晋爵,直接被封为“进义校尉”;此外,元朝的“中统元宝交钞”与明朝的“大明通行宝钞”,为了震慑想伪造的有心人士,便在纸钞上印有警告,只要检举制作假钞的人,不仅能获得奖赏,还可分得对方的所有财产。

综合以上原因,古人想伪造假钞其实没有想像中容易,甚至还有被处以死刑的风险,与台湾刑法规定“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并科15万元以下罚金”的刑责相比,实在是严苛多了。

【本文经《风传媒》授权转载,原文:古代没有验钞机,如何防止人们伪造假钞?揭秘4大防伪手段,让现代人都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