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的雪国列车!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铁路”运送6亿旅客
在寒冷的东北,有一条特别的中国旅游“路线”——900公里,23站,经过“粮仓”、“钢都”和“北方明珠”,3小时纵贯东北三省,尽赏北国风光。这就是世界第一条高寒区高铁,哈大高铁。在-40℃的严寒中,“雪国列车”仍可以300公里时速飞驰,为中国旅游再添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编按:12月1日,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10年来,哈大高铁累计安全开行动车组列车73.9万列,成功应对近六百场风雪考验,运送旅客突破6.7亿人次。
途径粮仓、钢都、中国旅游名城
2012年通车的哈大高铁,南起辽宁省大连市,北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从中国产粮第一大省黑龙江,“复兴号”等高铁列车的出生地吉林长春,制造中国70%高铁钢轨的“钢都”辽宁鞍山,拥有中国第二座故宫的辽宁沈阳,到中国旅游名城、被誉为“北方明珠”的辽宁大连。
哈大高铁向世界展开一幅“北国风光”的画卷,大大拉近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之间的距离,联通了以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大连等四个城市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为这块黑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机。
攻克世界难题 打造中国旅游风景线
哈大高铁的特别之处,当然不仅在于为中国旅游新增一条靓丽风景线。这是世界第一条设计时速突破300公里的高寒区高铁,创造了环境温差最大、车厢最耐寒等多项世界之最。其沿线最低气温低至-37.3℃,极端温差超过70℃,越往北环境越恶劣,每年10月开始还有长达5、6个月的冻土期,对铁路设计、建设提出新挑战。
科研人员为此开发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破解了铁路路基防冻胀、道岔融雪、供电接触网融冰等三大世界级技术难题,首次采用了具有防冻层、隔断层、防冻胀护道、抗冻胀填料的防冻胀路基结构,设计了具备实时监测、智慧分析功能的接触网融冰和道岔融雪系统,形成一套建设高寒区高铁的核心技术体系。
科研人员解决了金属、非金属、油酯类等相关材料的低温适应性问题,为车厢穿上“羽绒褛”,车厢连接处还安装了“拉锁”——密封型开闭机构和设备舱,做到防冻融雪,亦令车厢温度始终保持在人体最舒适的22℃。
通车5年以来,这辆“雪国列车”穿越了102场大风雪,安全运送了3亿人次旅客, 104人组成的哈大高铁司机班,人均每年开著高铁跑了5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2圈之多。
本文获“当代中国”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ourchinastory.com/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