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挞的普通话读音不是“dàn tǎ”? 央视科普全国人民竟集体读错
撰文: 孙圣然
出版:更新:
葡式蛋挞作为澳门美食代表之一,可谓收获了众人喜爱,但“蛋挞”二字的正确普通话读音,却未必人人都知。近日,纪录片《澳门之味》在央视热播,片中将“蛋挞”读成“dàn tà”(汉语拼音四声)的旁述令不少人恍然大悟,原来多年来所讲的“dàn tǎ”(汉语拼音三声)读音竟是错的!
该集纪录片播出之后,由央视新闻发起的话题“很多人不知道蛋挞的读音”,登上了微博热搜,引发广泛热议。据查询显示,大陆官方现代汉语规范字典《新华字典》以及台湾教育部国语辞典中,“挞”字的汉语拼音均只有“tà”,释义为用棍、鞭等拍打物体。因此,实际上“蛋挞”并无“dàn tǎ”读音。
央视《新闻联播》主播康辉,较早前亦曾录制短片科普“蛋挞”的读音,还称给很多朋友都纠正过这个词的发音。
听到“蛋挞”的正确读音是四声后,不少网民都直言难以接受,有网民认为读音会影响味觉:
“读四声感觉都不好吃了”。
“读四声我都觉得蛋挞被踩过了”。
“感觉没食欲了都”。
还有网民建议字典更改读音:
“我不改,我相信过几年字典会改读音的”。
“没事,错的人多了,新华字典都可以改”。
“语言是拿来读的,约定俗成,所以我还是要读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