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宣布全面使用汉语统编三科教材 曾引发抗议多名官员被处分

撰文: 李亭
出版:更新: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实施教改曾引发反对风波,当地多名官员因拒绝执行相关政策而遭到处分。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再印发关于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新规,宣布全面使用汉语统编三科教材,进一步加强汉语教学。

综合内地传媒周日(7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规定,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部分班级,将全部使用统编《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并使用中国通用语言文字即汉语教学。

语文、政治(道德与法治)、历史三科近年受到中国官方重视。(资料图片)

地方官媒《内蒙古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教材建设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从根本上讲,建立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实质上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事权。”

“此次在我区(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推行使用三科统编教材,就是贯彻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的重大举措。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是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关怀。”

在2020年,中共中央对内蒙古实施教材整改计划曾引发风波。2020年8月26日,内蒙古教育厅发布《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实施方案》。

教改风波下,内蒙古当地第一间小学,宣传栏中现习近平画像:

+9

文件规定从2020年秋季开学起,内蒙古民族语言授课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教材。在今后两年,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政治课和初中一年级的历史课也逐步开始改用汉语授课。

该方案一出,旋即引发内蒙古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弹,被一些人认为是在“搞汉化”、“搞文化灭绝”、“违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当时出现不少蒙古族家长和学生举行示威抗议,有的拒绝送小孩入学。

随后内蒙古多地警方加强舆论管控,并对多名拒不执行相关政策的人员做出处分。内蒙自治区政府的秘书长和教育厅长事后陆续遭免职。

在内蒙古开始推行汉语教育后,2020年9月,中国辽宁省等东北地区的部分朝鲜族中小学,开始改用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课本,取代原本延边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汉语课本。这在当时亦引发朝鲜族社群的忧虑,担心朝鲜族教育因此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