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明代《剪灯新话》险禁毁 谈那些仍风行日本的中国鬼故

撰文: 林君颖
出版:更新:

虽然中元节已过了,但离鬼月(农历七月)结束还有一段时间,应景的鬼故事、怪谈、都市传说等,仍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不过各位可知道,在唐代《唐传奇》(文言短篇小说)之后、清代《聊斋志异》之前,明代曾有部志怪小说深深影响了日本怪谈?那就是由明代文人瞿佑(1347-1433年)编撰的《剪灯新话》。

说到中国文学里最知名的鬼故事,想必大众会率先想到《聊斋志异》。不过在《聊斋》之前,明代曾有部列为禁书的小说-《剪灯新话》,风靡韩国、越南与日本。(孔夫子旧书网)

《剪灯新话》为明代最负盛名的传奇小说集,不仅承袭魏晋志怪与唐宋《传奇》风格,瞿佑取材不少来自史实,或近乎史实的传闻,还善加运用民间信仰、生活习俗来铺陈故事背景,使《剪灯新话》广受欢迎。

明代百性有多喜欢《剪灯新话》?该书引发的风潮甚至影响到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导致正统七年(1442)国子监祭酒(约同今日大学校长)李时勉(1374-1450年)上书,要求禁毁《剪灯新话》。

但朝廷禁而不绝,《剪灯新话》仍在民间广为流传。该书不仅影响往后中国的文言、白话小说以及戏曲的发展,也带动周边邻近国家发展志怪小说,如:韩国《金鳌新话》(금오신화)、日本《雨月物语》和越南《传奇漫录》(Truyền Kì Mạn Lục)等,皆受到《剪灯新话》启发。至今《剪灯新话》最通行的全本批注本有二,其中一本即来自韩国《剪灯新话句解》。

成书于日本江户时代的怪谈小说《雨月物语》,其书名一般认为出自《剪灯新话》中的《牡丹灯记》:“天阴雨湿之夜,月落参横之晨”一句。(博客来)

《剪灯新话》虽然在人物塑造、剧情结构仍看得见《唐传奇》的影子,但也有大胆新颖的题材与角色。比如故事传到日本、大受欢迎而成为知名“三大怪谈”之一的“牡丹灯笼”(另外两个分别为皿屋敷、四谷怪谈),就是改编自《剪灯新话》卷二-《牡丹灯记》。

《牡丹灯记》讲述男主角乔生在元宵灯节半夜,对貌美的符丽卿一见钟情,并邀她一同回家,之后两人开始长达半个月的缠绵同居生活。乔生的邻居察觉符丽卿与婢子金莲有异,好心劝告乔生。经过一番查访后,乔生在一间寺庙里发现符丽卿的棺木、双头牡丹灯与婢子的泥偶。在邻居的帮助下乔生虽获道士相助,但因醉酒疏忽而被符丽卿拉入棺木中。乔生死后与符丽卿、婢子金莲,成为危害地方的恶鬼,最后被道士打落至地狱。

在元宵灯节的半夜,乔生巧遇了一位美人。(微博@司马白羽)

故事中有几处相当特别的乔段,像是符丽卿的棺材竟放在一座寺庙里面、对比早期志怪小说不是人妖殊途、生死不见,《牡丹灯记》的女主角竟然拉着男主角去死然后一起当恶鬼,如此新颖的展开,使该故事传至日本大受欢迎,纷纷模仿改编。

日本怪谈《牡丹灯笼》,内容稍有不同。讲述浪人(离开、失去主家,或是俸禄的武士)荻原新三郎,与旗本饭岛平左卫门的女儿阿露,虽两情相悦却因身份悬殊无法在一起。不久,阿露患重病去世,她的侍女阿米也跟着女主人离世。但新三郎对此一无所知,而已不在人间的阿露和阿米,会提着绘有牡丹的灯笼,每晚前来和他幽会。新三郎的邻居发现不对劲,找寺庙高僧帮忙并获得除魔之符,但阿米买通邻居将符撕去,新三郎最后因邻居的背叛而身亡。

《牡丹灯笼》虽仍看到《牡丹灯记》的痕迹,不过以此衍生的各种改编文本,如歌舞伎剧本《阿国御前化妆镜》、读本(仿效中文白话小说的构成方式)《浮牡丹全传》、合卷(图像为主的图册)《戏场花牡丹灯笼》等,无论是男女主角相遇的时间、邂逅原因、身分曝光等,不仅与《牡丹灯笼》大不相同,也与最早流传之《牡丹灯记》相去甚远。

《剪灯新话》的《牡丹灯记》在日本的改编,最后甚至以多种形式广泛流传,成为今天日本人家喻户晓的“三大怪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改编的过程中,将来自异国的故事染上日本文化特色,结合受众以庶民为主的创作方式,而让《牡丹灯笼》直到今日还是日本影视的创作题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