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推测“天是圆的”? 新石器时代玉壁呈现玄机

撰文: 林君颖
出版:更新:

夏日的夜晚对于居住在北半球的民众来说,是观星的好时机,周日及周一 (1日及2日)的晚上,就刚好发生了特殊天文景象“土星冲”,即太阳、地球、土星三颗星体排成一直线。此时的土星看起来最大、最明亮,若用天文望远镜可以清楚看到美丽的行星环,还有机会看到土星的卫星,是最佳的观赏时机。浩瀚无垠的宇宙,至今仍吸引着人们前往探索,那么中国古代的天文观念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2021年8月1日、2日晚上有难得一见的“土星冲”奇景。图为2007年1月9日,穿过土星环的星尘,看起来像是一个小光点。(VCG)

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举行“夏日沙龙”活动“故宫里的天文世界”,邀请讲师刘智涌通过馆藏文物,来讲解中国古代天文观念的由来。

刘智涌首先通过两件新石器时代文物,说明古人眼中的“天圆地方”。第一件是出土自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的齐家系玉壁,尽管受限于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玉壁外形不甚圆、厚薄不一、抛光不佳,但这件文物代表了古人对“天”的想象。

虽然龙山齐家系玉壁不如后世各朝代制作的玉壁精致,但具体呈现中国古代天文观。(台北故宫供图)

无论古今,人们总爱观察夜晚的星空。现代人通过精密器材拍摄的星轨图,可以清楚看到每颗星星移动的轨迹,但在过去则要有相当的耐心,一天天记录。对于古人来说,星星移动的方向,就像现代星轨图所拍摄那样,是像同心圆般地周而复始,这也是为何古人会得出“天是圆的”结论。至于古人对天的遥想,亦完整在玉壁上呈现。

台北故宫在这件文物的说明牌上,写下一首诗“仰望,日月东升西落,芎苍似壁圆。凝视,玄鸟翱翔而来,生机似天降”,道出了古人观察天空,得出天像圆形壁玉这样的结论;而玄鸟,从很早的时候起,便视为人与“天”沟通的使者。

接下来是良渚文化晚期(约公元前2500-前2200年)的玉琮,这件文物具体呈现了古人对“地是方的”之看法。玉琮外形呈现深碧绿色,由泛深浅赭斑的闪玉(Nephrite)雕琢而成,是个厚实、略呈上大下小的高方柱体。良渚文化的玉琮有个鲜明的特色,即玉器上有小眼、大眼面纹的组合花纹,不过晚期时常以多层小眼面纹装饰。

这件玉琮分有17节,4边共雕琢68个最简化的小眼面纹。从下而上俯视玉琮,便能看到中间有圆孔,象征“天圆地方”。此外玉琮中间的圆形通道,还具有跟上天沟通的意象。中国古人对于天文的想象,可从上述两件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看出端倪。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形成的天文观念,并不只有“天圆地方”,除此之外还有北斗七星、四象等。

关于四象,于殷商时代便有文字记载,主要是将天空划分四个领域(四宫)、结合四方,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并搭配四季与二十八星宿。星宿指的是星星停留的场所,从四宫、星宿等名词,可以看到先秦以前,古人便早早将“天”,想象成了帝王居所。

学者推测四象之所以重要,可能与农业活动、商代的四方巫祭活动有关。古人依据春分划分一年四季,便是以春分前后初昏时的天象测定四象,其中就需依靠二十八星宿的位置来判断。

从台北故宫典藏的汉代四神兽染炉,4边分别以镂空的四神兽:青龙、白虎、朱雀与玄武为饰,便可以清楚感受到,自新石器以来中国社会对天的观测、添加的解读皆传承于后世,成为中国天文观的重要概念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