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帽是独属韩国,中国没有” 内地古装剧再掀两国文化源流论战
由中国大陆演员白鹿、王一哲、金晨与辣目洋子主演的古装剧《玉楼春》,于近期播映。自演员的角色定装照公开以来,《玉楼春》便获得极大的关注,原因无他,主要在於戏服能大致符合明代汉服形制,又能兼顾美观。不过日前却有韩国网友留言表示“剧中服装为韩服”、“中国抄袭”等,究竟明制汉服有何特色,与韩服又有何处不同?
自去年年底中韩网友因汉服(明制汉服)、韩服,掀起一波网络论争至今,中国大陆年轻人越发关注古装剧之服化道,也会在网络上科普明制汉服的相关知识。加上近年汉服复兴,各朝代形制的汉服中,因明代距离现代最近、出土文物、保存的实物较多、完整,在复原、民众购买上,明制汉服几乎是最受欢迎的款式。
虽然今日大多数的汉服同好都会把元代、清代排除在外,但是明制汉服之特色有很大的一部分来自前朝-元代。根据学者罗玮研究,元代虽然国祚只有90多年,但其服饰并没有因为朝代更迭而销声匿迹,反而以不同的形式在明代社会中广泛流传使用,甚至有部分还延续到了清代。
从中韩两国网民吵翻天的“大帽”说起,大帽源自元代蒙古的“钹笠帽”。大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胡人制作的有帽檐的笠帽,便广泛流行于隋、唐、宋的社会各阶层。整体来说,不分胡族汉族,都相当喜爱这种有帽檐的帽子。
钹笠帽于元代相当普遍,外型与铜钹相似而得名。特征是帽体呈圆形、有瓜棱纹,帽檐伸出并倾斜向下。还有另一种款式为平直、宽大帽檐,称直檐大帽。
元代时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男子都会戴钹笠帽,还会在上头添加许多装饰,像是帽顶(又称顶子),还会在帽顶底部加羽毛作为装饰;帽檐下方会加上帽珠,使用的材质相当丰富,有玉珠、珊瑚珠、玛瑙珠、水晶珠等。
尽管明太祖(1328-1398年)登基后立即颁布“复衣冠如唐制”诏书:“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椎髻、深檐、胡俗,衣服则为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氏、为胡名、习胡语,欲化既久,恬不知怪,上久厌之至。……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
诏书中提到的“深檐”便是元代相当流行的钹笠帽,明代多称“大帽”。不过从明初史料、文物可以发现,尽管推行禁令但实际效果仍十分有限。
且洪武六年(1373)四月,朝廷对于官员、庶民外出时配戴的大帽之帽顶、帽珠材质订定详细的规定:“凡职官,一品、二品……帽顶、帽珠用玉;三品至五品……帽顶用金,帽珠除玉外,随所用……庶人帽,不得用顶,帽珠止许水晶、香木”。
直到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时,礼部尚书胡濙(1375-1463年)上书认为大帽上的帽珠、帽顶有翎管是中国之人效“犬戎之俗”,但最后也只是下令男子大帽不得加上帽珠,终明一代,男子着便服(私人场合穿的服饰)、戎服时仍多搭配大帽。
另外,清代盛行的瓜皮帽,尽管明代史料多称为明太祖所创,但据学者研究发现,其亦出自元代。加上1992年洛阳伊川元代墓之壁画,便有头戴瓜皮帽着交领上衣的人物像,除此之外成都凤凰山发掘的明出墓,其侍俑亦戴瓜皮帽,形制基本与清代一致。
由于朝鲜王朝(1392-1910年)袭大明衣冠,自然也有大帽,但称其为黑笠(갓)。只有已婚的贵族两班、中人(两班的庶子)才能配戴,庶民与贱民不能穿戴。因此今日多数韩国网友称“大帽是独属韩国,中国没有”之言论,是不正确的。
从一顶传承自元代的帽子,便能发现明代汉服同样有着胡汉交融之特色。由于汉服男装之冠服因清代剃发易服中断,加上戏曲影响,使现代大众对于明代汉服男装没有全面的认识,反而容易被韩国近年的文化输出影响,误以为大帽只有韩国人配戴,相信只要多留心明代文物,便能从中发现明代时的中华文化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