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保存大不易 台北故宫揭藏书秘辛
为拉近社会大众与历史文物的距离,台北故宫近年来致力于举办文物科普讲座,增加一般民众对于“国宝”的了解,观赏时不再一头雾水。
7月28日上午,由台北故宫与台北市立图书馆合作举行的“故宫国宝乐一夏”活动,请来台北故宫图书文献处助理研究员曾纪刚演讲“书缘.书事.书香.书福”,向民众介绍较少参展的故宫藏书,并说明清代善本古籍之历史。
曾纪刚首先介绍台北故宫藏书,其来源可分为四大类:清宫旧藏、杨守敬观海堂藏书、北平图书馆旧本与各界捐赠。而清宫旧藏依其存放、制作地点又可再细分为八类:昭仁殿(《天禄琳琅》)、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荟要》)、养心殿(《宛委别藏》)、国史馆(史稿方志)、武英殿(殿本国书)、内阁大库藏书(档案),以及慈宁宫(《龙藏经》)。
曾纪刚解释,台湾立委经常质问故宫,为何馆藏如此丰富,却老是展出书画与器物,而不见其他诸如档案类文物展出?他举例,如清代官员向皇上问安的请安折,台北故宫馆藏就有几千件,但特别为此设计展览,展出这类文书实在没有意义。展出故宫文物除了其背后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外,还需考虑观展者的体验,若是将所有藏书档案放在玻璃柜中展出,对于观展民众来说其感受可能比观赏书画、瓷器还要无趣。若民众好奇、想看故宫馆藏文献档案,近年已有数字化,可多利用故宫网站细细浏览。
而存放在昭仁殿的《天禄琳琅》,实为清廷皇室内廷藏书代称,主要收藏宋代以来历代的善本书。乾隆帝(1736-1795年在位)即位后便要求各宫殿所收藏之善本书都集中于昭仁殿存放,并为这批藏书整理书目,为首部官修善本目录。可惜这批珍贵书本于嘉庆二年(1797年)的大火中付之一炬。今日流传之《天禄琳琅》为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新收集、续编而成,且其版本大多数皆有问题,像实为康熙年间出版,却假称为明版书等,除此之外,台北故宫还藏有乾隆年间《钦定天禄琳琅书目》。
由于清宫许多藏书的编目都与乾隆帝有关,曾纪刚特别为乾隆爱盖章的行为喊冤,他拿少数躲过嘉庆二年大火的宋版书-《孔氏六帖》为例。该书为孔子四十七代孙孔传(1065-1139年)所著,为宋乾道二年(1166年)韩仲道泉州刊本。这本宋版孤本,上头除了乾隆印外还有明代文渊阁章印,通过研究书中历代古人所留下各个印章、题跋,终于还原该书流向经历。
原来《孔氏六帖》最早收于明代内府,但本数已不全,后从宫中留出辗转为雍正年间的山西按察使、藏书家宋筠(1681-1760年)所得,后于乾隆年间入藏内府。曾纪刚说明,乾隆印章已成为考证文物真伪的辨别方式,而书画与善本书上所留下的印章、题跋与注记,也成为学者研究其流传踪迹方法之一。
乾隆帝除了《天禄琳琅》外,最重要的就是《四库全书》之编成。由于日前明代《永乐大典》抄本现身法国拍卖场,曾纪刚特别向民众介绍大典类书籍与一般善本书的不同之处。大典类在于将一本本善本书内容打散重编,虽然其内容可能从已绝迹之宋版或是明版书抄写而来,但难以看出原有书本样貌。当时乾隆帝有想通过大典书籍,再把绝迹善本书重现,即“辑佚”。不过工程实在太过浩大,后来乾隆帝还是改择将已有的良好版本收集,以此编成《四库全书》,但其过程造成众多书版浩劫。目前台北故宫藏有62册《永乐大典》、《四库全书》,以及相当珍贵的《四库全书荟要》。
除了清代、民国以来的藏书外,曾纪刚特别感谢一位随国民党政府来台的藏书家-沈仲涛(1892-1980年)。他在过世前将一生所收集90部古书捐赠予台北故宫,其中有一本书更是相当罕见的宋版书,为郭知答集注《新刊校定集注杜诗》,为宋宝庆元年(1225)广东漕司刊本。根据元代藏书家记载,广东漕司刊本之杜诗,制作精良且“字大宜老”,可惜元代以后便不见该书踪影。他表示,这本书在沈仲涛捐赠前,多被认为已经绝迹,万万没想到竟还能见到失传已久的宋版书。
虽然一般民众无法像故宫研究员般幸运,能够与古书有近距离接触,不过曾纪刚希望民众在观赏故宫馆藏文物时,能够留意到这批承载知识的古籍,并经由这次演讲,对于书本本身的由来、经历,有进一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