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夺回东沙岛 积弱的晚清从日本“虎口拔牙”
近期中国民政部发表声明,称位于南中国海、建置于2012年且隶属于海南省的三沙市,将划设西沙区(管辖西沙群岛、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人民政府驻永兴岛)、南沙区(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人民政府驻永暑礁)等两个市辖区。此举随即引来邻国越南的抗议,越南外交部发言人更表示,越南要求中方终止与上述事宜有关的“错误决定”,并保证不让类似的事情在未来再次发生。
中国在南海的一举一动始终受到国际瞩目,而近代中国又是从何时才开始重视经营南海诸岛的呢?
拆庙毁墓挖中国渔民祖坟 东沙岛成“西泽岛”
自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战胜清朝、取得台湾后,开始积极建设基隆等台湾海港,并把目光投向更南方的广阔海洋。日本神户商人西泽吉次(1872─1933年)看到殖民政府在台进行基础建设需要水泥的商机,便从日本运载水泥至台湾贩卖,同时把台湾物产运回日本,借由日台间的贸易,西泽商会的业务蒸蒸日上。
台湾文史研究者许峰源指出,1902年,西泽商会的商船在从神户前往基隆的途中遭遇台风,船舶意外漂流至无人岛(即东沙岛)。西泽发现,岛上砂石色泽奇特,经化验后竟富含磷矿,可提炼为化肥转卖农民。到了1906年,西泽再次前往东沙岛,经过10余天的调查,终于掌握了东沙岛的物产情况、航线及相关岛屿位置。自1907年起,西泽大举招募工人前往开发东沙岛,不仅拆毁原先中国籍渔民所建的天后庙、宗祠、寮舍、碑石,并把岛上中国渔民的祖坟百余座掘开,取骸骨焚化后推入海水中,后陆续开凿水井,建设了码头、轻便铁道、电话线、宿舍餐厅、制冰机、冶磷工厂、仓库等设施,甚至竖立起日本国旗,声称该岛为“无主地”,将东沙岛命名为“西泽岛”、东砂礁命名为“西泽礁”。
西泽在东沙岛的大规模开发,马上引起了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1861─1911年)的注意,他立即上报外务部(前身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辛亥革命后为中华民国外交部)。外务部随即电告两广总督张人骏(1846─1927年),令其查明日本侵占东沙岛情况,并责令南洋大臣遣船舰至该地调查。后由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提督萨镇冰派黄钟瑛(1869─1912年)率飞鹰舰抵东沙岛调查,黄钟瑛呈报:
蒲拉他士岛(Pratas Islands,日文名プラタス诸岛),即土名之东沙。查该岛日人改名为西泽岛,竖有木牌一面曰明治四十年(1907年)有八立。岛上并无中国居民,只有日本男女百余人,盖屋居住,并雇有小工50余名,结庐为居,均系于前年八月到此。……中国渔民前建之天后庙,日人来时已被毁去,以图灭迹。闻有渔船到此,日均驱逐离岛,所有轮艇船只,均由台湾到此。
从地方图志中证明东沙岛属于中国
然而,当张人骏于1909年2月以收集到的情况正式照会日本驻粤领事濑川浅之进时,日方认为岛上神庙已拆、坟墓已毁,缺乏物证,且日本深知中国志书只详陆地之事,对海中诸岛诸多疏漏,故坚持索要地方志书等证据,才能证明该岛究竟属于中国何官何营的辖境、不属日本。所幸最终在清朝官员王之春(1842─1906年)的《国朝柔远记》、以及福州船政后学堂第四届驾驶班毕业生陈寿彭译着的《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中发现,记载该岛属于广东省管辖。尤其是《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是陈寿彭译自英国海军海道测量局出版的《The China sea directory》一书,其所记载“蒲拉他士岛”经纬度准确,与《国朝柔远记》所载的东沙方位一致,成为日方交涉的有力证据。
日方于理有亏,见张人骏证据充足、态度强硬,便承认东沙岛为中方领土,却又转称日商投入甚多,若清廷坚持收回岛屿,需负担赔偿建设费用。由于当时发生“二辰丸事件”,激起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义,各地先后发起抵制日本商品、货物的运动,清廷外务部为尽快解决争端、避免抵制日货风潮愈演愈烈,最后同意中日共同派员至东沙岛探勘,估算日商西泽商社各项建设费用,由广东出资购买;被毁坏的庙宇、中国籍渔民损失,以及在东沙岛采集物产应补税额,则由西泽吉次承担。终中方出资广东毫银13万元的价格收回东沙岛。
后由新任两广总督袁树勋(1847─1915年)与日本驻广州总领事正式签订了收回东沙岛的条款,并撤去“西泽岛”标柱。迨中方人员上岛后,点收各屋宇物业,并于1909年10月19日升起大清黄龙旗,同时由广海号鸣炮21响庆贺。
据称,当时已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张人骏闻此消息还感叹:“此谓我大清国第一次从列强手中收回领土”。翌年7月,清廷成立“管理东沙岛委员会”,任命候补知府蔡康为主任委员,勘查东沙岛海域的地形、地质与物产,并以东沙岛为基点,派兵驻守、增派船舰巡弋,防止日人再次擅自登岛。民国成立后,才由国民政府于1926年7月,将其定名为“东沙群岛”(Dongsha Islands),沿用迄今。
过往被认为积弱不振的满清政府,竟然可以虎口拔牙,将遭占据的东沙岛从日本手上夺回,尽管付出了广东毫银13万元的代价,但总算是维护了领土与主权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