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鼠年】庆贺中国农历新年 全球造币厂齐发“鼠币”沾喜气
农历年节到来,全球华人孩童最为期待的贺岁礼,莫过于俗称“红包”的压岁钱。然而,随着百余年来全球金融体制的一再变更,传统“压岁钱”也由金银本位下的银元、金币,转移到信用货币制度下的钞票、甚至是数字货币。尽管如此,传统金银币却还是有爱好者与造币厂源源不断投入,让每年的年节气氛依旧充满真金白银所带来的贵气。
由于全球接连出现无现金社会、铸币需求减少且成本增加,各地造币厂原有业务缩减后必须求新求变、开拓各种商机维持营运和扩大利润。在货币环境助推下,全球10几亿华人每年过年几乎都会收受的“压岁钱”,因而被与该年的生肖结合制成“生肖金/银币”,作为重要的年节礼品。
2020年适逢新一轮生肖的开端,鼠年气象成为各地造币厂年节礼品的唯一共同符码,推出数以百计的鼠年金银币抢食年节商机,它们各有不同的铸造工艺,也代表设计师与造币厂眼里的中华新年意象,发行量少、铸造精美者,还会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二战结束后,欧美各国造币厂渐渐推出年度“套币”(coin set)作为公历新年应景产品,而华人社群首开先河、推出生肖钱币产品者,当为1967年开始推出年度套币的新加坡造币厂,在1972年首度在包装中加注生肖字样;而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也在1976年开始发行生肖金币,是极早将生肖图像逐年铸造成纪念币发售的区域之一。
而历经多年生肖纪念币发展,最重要的两家生产商,分别是台湾中央造币厂与中国大陆的中国金币总公司。中国大陆的生肖纪念币首发于1981年,当时都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台湾则首发于1993年,有趣的是,两岸同样在鸡年首发,只是相差一轮,而台湾第一轮生肖套币,似系仿照新加坡的模式,并没有特别刻印生肖图样的纪念币,而是用无面值的“主题章牌”;中国大陆则似系采用香港模式,自始即将生肖图样刻划到有面值的贵金属纪念币上。
台湾直到2005年第二套生肖套币,才与中国大陆看齐,将生肖铸造在有面值的币上;目前台湾进入第三轮、中国大陆则进入第四轮。值得一提的是,台湾银行自2003年起,也取得图瓦卢授权、委托台湾中央造币厂铸造生肖银币,直到目前都维持发行,与中央银行纪念币同是台湾重要的生肖币品。
除了两岸之外,新加坡造币厂也是非常重要的生肖纪念币生产商,该厂铸造新加坡本国的生肖纪念币外,每年也生产不丹、寮国、缅甸、越南、澳门等国家与地区的生肖套币,可谓称霸东南亚的生肖纪念币市场;而老牌的澳大利亚伯斯铸币厂(Perth Mint)、列支敦士登的CIT(CIT Coin Invest AG)等商业造币厂,也不断取得蒙古、非洲和大西洋各国授权,推出多元丰富的生肖纪念币,抢占市场份额。
随着竞争者众,各国推出的生肖纪念币也在铸币技术上有更多的讲究与发展,如CIT公司在2016年开发出智慧造币技术(Smartminting)与大金币造币技术(Big Gold Minting),使金银币厚度可以更薄、同时雕刻技术可以更细腻与立体,这等于是可以把小规格、薄型金银币,铸造得相当具象;而中国大陆也研发出喷砂镜面、斜齿、彩色、梅花形、块状币、无清边等工艺,塑造独特的市场地位。铸币技术的精进,无遗提高了生肖纪念币的视觉享受以及艺术性,也让造币厂们各擅胜场。
然而就每年的产量来看,最受欢迎的生肖纪念币,还是中国大陆与台湾所发行。相比澳大利亚生肖纪念银币每年数千枚的发行量,台湾中央银行每年发售12万枚(2020年改为11万枚)、台湾银行每年发售5万枚、中国大陆各式金银生肖币加总,每年最大发行量约为80万枚,另外还有270万枚的8克贺岁银币,稳居龙头地位。
最后,随着金银本位记忆与历史越来越遥远,近年年轻人也越发失去对生肖纪念币的爱好与忠诚,不论是中国大陆或者台湾,都面临减发的命运。2018至2020年,中国大陆生肖金银币发行量不断减量(实际铸造量则又再减),做为多年所累积紊乱的发行情况的调整;而台湾中央银行也自2020年起,将生肖套币发行量从12万减至11万,也是因应近年排队人潮不若以往的市况调整。未来能否持续维持1970年代以来的全球生肖纪念币热潮,主要系于新世代能否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