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逝世.图辑】从香山饭店到苏州博物馆 展现浓郁中国风

撰文: 彭琤琳
出版:更新:

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周四(16日)逝世,终年102岁。他曾设计出无数震撼世界的建筑,被誉为“现代派设计大师”。在广州出生的贝聿铭,虽然大半生都居于美国,但中国人的身份仍离不开他。一起来回顾贝聿铭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都有哪些经典作品。(图源:视觉中国、中央社、网络)

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离开中国八十载,其中七十多年的建筑生涯大都在欧美,贝聿铭自己说他“应该是个西方建筑师”。他的建筑设计不曾刻意地中国化,但受中国文化“影响至深”。贝聿铭说:“我深爱中国优美的诗词、绘画、园林,那是我设计灵感之源泉。”
北京香山饭店:香山饭店于1982年建成开业,1984年曾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贝聿铭费尽心思,从遥远山区运来石材点缀饭店的庭院,同时不遗余力地保留住自然美景和园中古树,甚至为主花园引来水源,并重建了已经残败的曲水流觞。
北京香山饭店:主体建筑是一栋白色的现代主义楼房,饭店宽阔的常春厅大堂,采用玻璃屋顶,自然采光,使内庭成为光庭,乃是贝氏建筑设计的特点之一。
北京香山饭店: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政府邀请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贝聿铭希望用自己的作品作为催化剂,说明中国从苏联模版里挣脱出,觅得一种既现代又不失中国特点的建筑风格。然而,香山饭店却未能得到当时官员的赏识,他们谙熟贝聿铭的现代主义风格,为他没有加入现代元素而颇感失望。而西方在当时并不了解中国传统元素,认为它是后现代风格。
香港中银大厦:工程在1985年4月开始动工,1990年5月正式启用。贝聿铭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大厦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犹如水晶体般,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不同色彩。
北京中银总行大厦:贝聿铭家族与中国银行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他的父亲贝祖贻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创办了中行香港分行。时隔60年的1984年,贝聿铭设计了70层楼高300米高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大厦。1989年,贝聿铭又指导儿子贝建中、贝礼中开始设计中行总行大厦。
苏州博物馆:继香山饭店、香港中银大厦和北京中银总部等项目之后,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在故乡中国的又一件作品。在贝聿铭所有的作品中,苏州博物馆可能是规模最小的。其中一个原因是选址在苏州的历史城区,紧邻拙政园,规划上有诸多限制。与北京中银总部一样,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和其子的贝氏建筑师事务所合作完成的。
苏州博物馆:“小女儿”是贝聿铭对亲手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爱称。而这座建筑就在他儿时经常玩耍的私家园林狮子林旁边。他对苏州博物馆的认识是“它是个文脉主义建筑”。贝聿铭说,“在中国,大宅子都是用有几进庭院来丈量的。家庭是基本的单位,中国人不爱张扬财富,故而筑以高墙。我们祖上的宅子,花园是用来游玩的,有非常简单的黑或红色的后门和灰瓦白墙。”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为博物馆选定了灰泥、石材或者瓦片,而颜色则是灰白结合,这正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用的传统色,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为相似。但是建材却没用传统的木料,而是以钢材和玻璃相替代。在博物馆的顶棚和山墙上大量运用了玻璃,不仅使得展区更加明亮,而且也使博物馆显得通透,当游客从不同角度看过去,就会体会到“步移景换”的苏州园林趣味。
2006年10月6日,贝聿铭参加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
2006年10月6日,贝聿铭参加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仪式。
灵感来源:苏州狮子林。1927年,贝聿铭搬到上海,其后每年暑假都会回苏州入住祖居狮子林,他曾谓:“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学到的。”
灵感来源:苏州狮子林。狮子林以石著名,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留下贝聿铭和堂兄弟玩耍的身影。贝聿铭儿时记忆中的苏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在那里他逐渐感受到并珍惜生活与建筑之间的关系。
澳门科学馆:设计建造共历时9年,于2009年揭幕。贝聿铭曾表示,由于澳门距纽约太远,自己年事已高,怕体力不胜负荷,本想拒绝接受澳门科技馆的邀请。后来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的官员专程赴美,邀请负责设计工作,又同意让其两名儿子协助,才答应下来。
澳门科学馆:主体建筑由斜圆锥体、半球体和菱形基座组合而成,外墙用银色铝钢板、玻璃幕墙搭配装饰。玻璃幕墙对馆内有自然采光功能,体现科学、环保的的设计理念。
台湾路思义教堂:贝聿铭与台湾的关系深厚,他父亲有一段时间长居台湾,贝聿铭也经常返台。贝聿铭在台湾最著名的建筑设计是他与陈其宽携手完成的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外观有如双手合十祝祷、薄壳双曲面的造型,从1963年落成至今,其前卫而独特的建筑工法,无柱、无梁、无墙堪称极具特色,不仅是东海大学校园象征,也是许多观光客到台中必访景点。台湾今年4月26日在贝聿铭102岁生日当天,将教堂升格为当地古迹。
台湾八里焚化厂:据东森新闻报道,台湾有两座焚化厂建筑,也是出自贝聿铭之手,分别是新北市八里焚化厂和新竹市焚化厂。八里焚化厂的玻璃帷幕外观及方型的烟囱,不仅打破一般既有印象,还有一座造型前卫、与大楼呼应的斜方体雕塑凉亭,不但成为八里地标,也是不少新人婚纱拍摄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