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什么 才能让生活变聪明?
在酒店订餐或取物,无需耗费人力,智能机器人会提供客房服务:这位身材不大的小管家能自主规划行进路线,自己坐电梯、找房间,途中遇到行人还会礼貌表示“请让一让”。当顾客在房间里说出“我想看电影”“我要休息”的需求,智能客控系统会帮助顾客把窗帘、灯光甚至床垫的角度调整到适配模式。
这样的场景在内地酒店已经不算新鲜事。在消费讯息分享与交易平台如“美团”、“大众点评”上,针对特定酒店标有“机器人服务”“智能场景”的标签提示,以此作为酒店吸引消费者的卖点之一。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这与前几年盛行的“互联网+”“智能+”相比,又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那么,“人工智能+”,“+”的是什么?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梁正表示,人工智能作为通用技术,其价值并不集中于专门和限定的领域,而体现在对全行业产生的驱动能力,借由多元场景实现。与互联网时代相比,人工智能的辐射范围更大,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说起人工智能对生活的影响,可不只是自动生成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那么简单。在优化劳动结构、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人工智能可以提升日常行为的体验感,让原本习以为常的事务更加快捷、方便和科学。简而言之,人工智能可以让生活变“聪明”。
坐落于北京市区的海淀公园,就是一座人工智能赋能的“聪明”公园。很多人都有在公园跑步的习惯,而海淀公园的“智能步道”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无需佩戴硬件设备,便可记录跑步者的运动时长、里程和配速,并提供相应的锻炼建议。有市民认为,这种“沉浸式跑步”的过程,提升了运动的动力和成就感。
除此以外,公园里还设有能与人聊天的智能景观亭、在景点间提供接驳服务的无人巴士、自动规划游览路线的智慧导览系统等。人工智能构筑了新型公园场景:以互动体验创造有别于传统的社交行为和户外运动方式。像这样的智慧公园项目,已经在温州、杭州、佛山等多个内地城市落地。
人工智能的另一面,是全方位的个性化。当人们习惯了Siri智能语音助手成为生活伴侣,当音乐、美食软件的喜好匹配推荐成为常态,人工智能的定制服务将在更多元的层面发挥作用。AI图书馆员为读者建立个人书房,AI智慧客服为顾客挑选合适衣物,AI交通系统还能帮助城市规划交通流动,打造更具特点的“个性化”城市。
其实,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从来不是单一的设备或技术,语言人工智能、视觉人工智能、安防人工智能已是老生常谈,新生的大模型、AGI(人工通用智能)、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一次次引爆热潮也足以预见“人工智能+”覆盖角度之多、范围之广。
现在,人们已经看到了人工智能+酒店,人工智能+城市……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制造业、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疗等领域还是一片蓝海。“人工智能+”的“+”看似是个加号,实际可能是个乘号,这意味着人工智能技术将与经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深度融合,带来技术、产业、要素的全方位变革。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5787亿元(人民币,下同),相关企业数量4482家,产业链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细分领域不断突破。专家预测,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其中中国将突破30万亿元。
当然,“人工智能+”浪潮在不断向前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安全威胁及风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安全”被提及了20余次。保障人工智能安全,同时应对其延伸的深度伪造等治理风险,是“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答案或许是无限可能。纵观历史,每一次技术革新都重塑人类社会生态,人工智能又将引领怎样全新的世界图景?不论如何,未来已来,一切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