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学】手巾课第二回:何谓The Power Hanky

撰文: 陈盈瀛 伍进权
出版:更新:
(插图:黎咏诗)

试想像以下一个情景:

“为迎接事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演说,他凝神定气地在镜子前检查著身上的细节。一套度身订制的海军蓝灰色西装,雪白毕直的衣领挺在颈子两边,两膊自肩垫伸延,亮眼的领带系成紧致的倒三角型,呼应低调又贴身的羊毛外套。外套轻轻包著微隆的腰身,令上身看起来更有力;下身的衬花西装裤披遮著漆亮皮鞋,自信而沉重的步履之间,隐约露出黑色棉袜。

(插图:黎咏诗)

场外传来由几万名民众嚷起的欢呼声,夹杂着旁边的人员熟练地背出演说的流程和安排。他从助理的手上拿过一条折成三角状的手巾,小心奕奕地用掌心把绣有JFK的白手巾推进胸袋。时间到了,他迎着几万名西德民众,开始了他生平最精彩的一场演说Ich bin ein Berliner 。”

手巾和雪茄,自角逐总统以来,便是JFK(肯尼迪)的个人标志。在众多有关他的新闻相片和录像之中,都能找到手巾的踪迹。他的穿著和品味,论断了1960年代初的男装潮流—Ivy League Style。随年月更改,Ivy League Style仍然与智慧、力量和魅力挂勾,成为经典。

(插图:黎咏诗)

面对上万观众,聚集全球目光,唯有手巾能上大场面。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3年6月25日,于Gerogetown University发表全球气侯改变演说,大汗淋漓,他用白色手巾抹把汗,顿时为演说添上不言而喻的说服力,刹那间带出全球暖化的迫切性。奥巴马将手上的小布折得方正,轻轻把它放在讲台面,临危而不乱,予人井井有条的印象:“Yes!I sweat!But 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

在镜头前,形象、身体语言和声音就是一切。能恰当地使用手巾,那简洁有力的动作,有种务实和稳重的感觉。试想想,假若在演讲台上,奥巴马中断凝望著群众的眼神,打开包装,拿出一张面纸,抹去额角的汗水,再将湿漉皱破的面纸塞回口袋,不修边幅的呈现,相比之下哪个形象更具说服力?或许言重了,但这一条手巾,却是造就整个形象的一分子。换个角度说,有时候,如何用一条手巾,似乎远比手巾的功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