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台台凳凳皆可创作 艺术只道是寻常

撰文: 黄巧儿
出版:更新:

生活,究竟是甚么模样?自安枕一夜的床上醒来,拿起青花瓷漱口杯,呷一口清凉进口里,翻滚打转吐出,再沿香味步进厨房,捧著承载热粥的小木碗,迎来凉风飘逸的纯白窗纱,坐下,尝尝,便是一个清晨。对艺术家来说,生活的每个细节都是艺术,日常用品更是最好的叙事者,道出个人历史。

装置艺术《梳书》(2011年),书能用梳子梳理吗?(图:世界画廊)

床、椅子、酒瓶、鞋、饭碗、匙羹和筷子等,这些再寻常不过的日常用品,到了艺术家李永庚手中,在特定的时间跟空间里经过重新的组合,变成一件件富有含义的装置作品。李永庚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情感与利用个人生活经验,进而将其转化成艺术创作,他在香港的首次个展“做活”,呈现出“温暖如家”的环境,原来艺术也可如此生活化。

除了装置作品,此次展览亦会展出一系列名为“缝补”的架上作品。此系列画作的布面被割裂之后再缝补复原,这一概念性呈现,源于他试图以艺术作为困苦生活中的自我救赎。场地同时展出他的创作工具包括针、剪刀与线等,为观者营造一个更贴近艺术家生活与艺术创造环境的空间。

《缝+1528》,综合材料,2015年(世界画廊)

让艺术成为日常趣味

在过去的20年间,李永庚一直致力于“做家”与“缝补”系列的创作,希望模糊个人经验与艺术创作之界限。李永庚期望让艺术成为日常,让生活更有趣,“我希望把这些日常的劳作变成习惯性的表达,反映和介入我们当下的现实;也希望这种朴素的创作方式能吸引、带动他人参与到创作中来。”

Artist Profile

李永庚生于中国湖南,曾于北京东方文化艺术学院进修油画专业,现居北京。他擅长将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转化而为独特的艺术作品,近期个展包括2015年在北京举办的“做家”,2014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的“处方”。

“做活”李永庚个展日期︰2016年3月3日至4月9日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7时地点︰香港中环都爹利街11号律敦治中心108号(世界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