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情妇】《坐着的蓝衣女人》 千万级名画背后的凄惨故事

撰文: 翟启豪
出版:更新:

上月于时代广场举办的“毕加索与积琪莲”展览反应热烈,吸引不少人一睹“大师名画”。不过有艺术学者就批评展览一方面未能表述其强调的二人爱情关系,展出的作品也不是什么“有份量”的画作,就如香港著名策展人何庆基形容:“展览无料到”。积奇莲(Jacqueline Roque)是毕加索的灵感女神也算是人所共知,不过他一生风流倜傥,为他带来灵感的情人又岂止一位。近日,纽约的佳士得拍卖行就即将上拍毕加索以另一位灵感女神为原型的经典画作——《坐着的蓝衣女人》,估价更高达三千五百至五千万美元。

毕加索《The Minotaur》(1933年),“Minotaur”是一种半人半兽的怪物,他常以此自比。(Art Institue of Chicago)

情场上的米诺陶洛斯——毕加索

毕加索《黄色衣服(朵拉・马尔)The Yellow Shirt (Dora Maar)》(1939年)。(wikiart)

西班牙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Pablo Picasso)不只是一名多产的艺术家,也是一个多情的人。他一生情人众多,积奇莲虽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不过却只是他的灵感女神之一。毕加索热衷于为情人画肖像画,因此不少艺廊也会以他的情人为题办展。

或许他确有温柔和充满感性的一面,但他也有沉迷色欲、权力和暴力的一面,就如他常用来自喻的“Minotaur”(米诺陶洛斯)一样是一只半人半兽的怪物,他不少情人和儿子也没有好下场,当中也有因受尽精神折磨而自杀的。而他于1937年创作的立体派(cubism)经典画作《哭泣的女人》中所画的,正是他的情人之——朵拉・马尔(Dora Maar)。

坐著的蓝衣女人——朵拉・马尔

1936年,朵拉与毕加索于巴黎相识。(网络图片)

1936年,朵拉与毕加索于巴黎相识。当时她是一位摄影师­,又是诗人和画家,活跃在一个超现实主义的团体中。由于年轻的朵拉独立而知性,又能说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虽然他当时的情妇玛丽泰瑞莎(Marie -Thérèse Walter)才刚为他诞下女儿,但他却难以抗拒朵拉的魅力,很快就和朵拉堕入爱河。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The Weeping Woman》(1937年)。(Tate)

二人相处的九年间,毕加索以朵拉为模特儿创作了大批画作,当中包括《哭泣的女人》、《坐着的女人》和《戴帽子的女人》等等。大部分画作中的朵拉都戴有具标志性的帽子,而且通常也会以“双重视角”方式呈现,将她的侧身和正面同时绘进画中。另一方面,朵拉也会不时以相机拍下毕加索的创作过程,就如控诉纳粹主义的经典画作《格尔尼卡》(Guernica)。

据闻朵拉不时会被奚落而感到委屈哭泣,但毕加索却会用素描本将她哭泣的模样绘画下来,《哭泣的女人》也因此创作而成;而另一幅画作《裸体梳妆女》则以朵拉遭毒打后躺在地板形态作为原型。后来毕卡索再次另结新欢,朵拉也自此精神失常,生活穷困潦倒,晚年也是郁郁而终。

以朵拉为原型的画作系列一向也深受藏家欢迎,近日纽约的佳士得拍卖行便会于五月上拍1939年的《坐着的蓝衣女人》(Femme assise. Robe bleue),作品绘于二次大战爆发后毕卡索的首个生辰。虽然画中的朵拉面容扭曲、充满张力,不过相比之下予人感觉就没《哭泣的女人》和《裸体梳妆女》般悲惨,脸孔的曲线反而表现出她的温柔性感。

毕加索《坐着的蓝衣女人Seated Woman in Blue》(1939年),估价高达三千五百至五千万美元,将于纽约佳士得拍卖。(佳士得)

此作品原先由毕加索的私人卖家Paul Rosenberg拥有,但在战争中被没收并运送到德国,途中又被由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所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军队窃取,事件后来更于1965年拍成电影《The Train》,画作又曾被著名收藏家George David Thompson拥有。

纽约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

日期: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