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asel】艺术家读什么书?“薰陶成艺”流动图书馆真人分享

撰文: 洪昊贤
出版:更新:

对不少艺术家而言,阅读绝对是创作的泉源之一。若做艺术研究,更少不了要去钻研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书籍。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 Art Archive )邀请了本地和世界各地的100个艺术家拣选一本推荐书籍,这个流动图书馆将会在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Hong Kong)摊位展出,现场也有部份艺术家会现身分享阅读怎样影响他们的创作。

亚洲艺术文献库是一家非牟利艺术机构,其位于上环的办公室设有图书馆。(文献库提供)

读丰子恺的本地艺术家

本地艺术家程展纬选择的是意大利小说作家卡尔维诺的《Mr. Paloma》。

参与流动图书馆的香港艺术家不少,梁美萍选择了《丰子恺漫画全集》,她提到少年时会看作者的画工和平面布局,近年则从书中了解到什么是单纯生活。《丰子恺漫画全集》于她而言是减法,至今仍然启发很多。至于杨秀卓所拣的书,则是《现成物象与艺术》:“杜象于1917年创作《喷泉》,至今刚好一百周年,这件争议性作品像打开了潘朵拉盒子。”杨秀卓认为这件“现成物”作品推翻了西方艺术的传统形式,亦扭转日后艺术史的发展。他说作品创新又实验,也让艺术变成思考和探索。

英国艺术家Abigail Reynolds选的是一本名为《解谜人》的小说,艺术家形容作品“超越理性的界限,达致更为深刻的理解”,阅读了不下五次。印度艺术家Gulammohammed Sheikh则拣选了去年逝世的约翰‧伯格(John Berger)的经典艺术入门书籍《观看的方式》。100本书中也有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诗词等等……范围极广,绝非只是艺术类书籍。

亚洲艺术文献库将举行流动书架学校计划。(文献库提供)

艺术家现场谈阅读

流动图书馆将于Art Basel的亚洲艺术文献库摊位先展出,除了书籍,亦附有艺术家的“阅读历程卡”。展会期间,中国观念艺术家杨诘苍、巴基斯坦代表性艺术家Rashid Rana、英国艺术家Abigail Reynold等人将会现身,谈谈阅读在他们艺术创作上的影响。这个流动图书馆项目之后亦会进入中学,学校可以申请将此艺术家的“黄金书架”带进学校。此外,去年退休的著名艺术教育工作者陈育强也会在Art Basel最后一日举行工作坊,讲艺术实践与知识转移。

详情

地点:一楼大厅文化机构及艺文书店展区P7展位

艺术家现身时间表:

www.aaa.org.hk/Programme/Details/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