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鲜浪潮电影节奖项揭盅 《呼~》捕捉港人离散情获年度大奖

撰文: 可夫
出版:更新:

第十六届鲜浪潮国际短片节本地竞赛颁奖典礼已于6月25日晚上圆满结束,颁发“特别表扬”、“最佳摄影”、“最佳编剧”、“最佳导演”及“鲜浪潮大奖”予参与“本地竞赛”的年轻电影创作人及其作品,以示表扬及鼓励。早前未获发准映证而取消放映,以失踪少女“燕琳”为背景的《Time, and Time Again》,连同另外两部作品入围“特别表扬”。而捕捉港人当下离散之情,邵知恩执导的《呼~》,则获“鲜浪潮大奖”和“最佳编剧”两个奖项。

第16届鲜浪潮短片电影节得奖者合照。

今届得奖名单及评审评语如下:

特别表扬

作品︰《Time, and Time Again》
得奖者︰王彦博
评审评语:一个封闭的空间,一个没有颜色的夜晚,一个在黑暗中徘徊的独行者,一个梦魇般的故事。编导王彦博借用黑色电影、悬疑电影、恐怖电影、艺术电影等型别来讲述一个既独特又让人不安的故事,黑白摄影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更让人感动是画面背后的隐喻。

特别表扬

作品︰《防止自杀手册》
得奖者︰王嘉诺
评审评语:王嘉诺导演精心布局、拼图式地还原女中学生跳楼自杀真相,巧妙使用伪纪录片拍摄手法,令看似散乱的回忆线索有如编织蜘蛛网般逐步成形,与官方记忆在形式和内容上互文对应。单独成章的追忆蒙太奇段落轻盈捕捉到青春姿态和大自然浑然一体,尽显动人与感伤。

特别表扬

作品︰《36649》
得奖者︰李文浚
评审评语:结构完整,叙事清晰,细节丰富,对白有佳句。

最佳摄影

得奖作品︰《林中无庐》
得奖者︰翁子康
评审评语:这是一部用影像说话的作品,摄影像是穿越潜意识的眼睛,凝视着山林间的光影、深夜的野火与无言的梦境,优美而深邃。饱含诗意的影像撑起了这部寡言的电影,也说明了纯粹的影像可以超越戏剧与言词,达成共鸣。

最佳编剧

得奖作品︰《呼~》
得奖者︰邵知恩
评审评语:剧本扎实,对白简洁而有力。场景设定生活化又有趣,特别是雇主到访祟拜既写实又浪漫,有转化情绪的功能。人物处理有浪漫化的部分,但成功把主题推向更宏大的视野。

最佳导演

得奖作品︰《林中无庐》
得奖者︰何乐怡
评审评语:导演勇于挑战观众的惯性,往戏剧的反面前进,以充满自信的电影语言处理人人可见、却不一定可说的现实。惑人的影像,细致的声响,片段的情节,低限的叙事,将迫害与逃亡的故事转化为一则虚实交错的森林影像诗,看似抽离,实则贴近。

鲜浪潮大奖

得奖作品︰《呼~》
得奖者︰邵知恩
评审评语:《呼~》捕捉了香港当下的离散之情,突出变幻的环境、未能适应的人情,然而编导选择了克制而淡然的排程,更能彰显一份深厚的感情和不舍。最可贵的是影片没有受限于香港人的议题,而是从离乡别井的菲律宾女佣的角度去书写共同的感悟,稍稍疗慰时代的伤口。

得奖短片将会于七月再次在“鲜浪潮得奖短片巡礼”放映,详情请查阅官方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