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墓表密码追踪及至珠海书院|潘惠莲
今年是中国近代伟大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逝世81周年,他在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的墓碑,自2019年11月14日,被激进的大陆网民损毁后,便多了一个“保护罩”。日前到坟前悼念所见,跟事发后一星期的情况比较,被磨损的部份显然已略加修补,碑上“蔡孑民先生之墓”七个大字重新涂上金漆,并有比上次更厚实的透明硬胶把整座墓碑围封,以防墓碑再遭“毒手”。
文:潘惠莲 | 原题:香港的蔡元培墓表出自何人手笔?
这座蔡元培墓碑于1978年5月7日举行的春祭正式亮相,取代原高不足1.52米(5英呎),始置于1940年10月的白石墓碑。新碑除了保留书法名家叶恭绰亲书的“蔡孑民先生之墓”七字模样,还增添描述蔡元培生平重要事略的千字墓表,以金漆镌刻青麻石上。过往由于资料不全,那千字墓表出自何人手笔?长期以来误传不断,有错说是台静农写的,也有误以为叶恭绰写的。经笔者深入考证,确定那千字墓表是两位老北大的合作成果,撰的是以写骈文见称的王韶生(1904─1998),完稿后,交由书法名家庄严(1899─1980)写成。
千字墓表的下款是“香港、台湾 国立北京大学同学会敬立”,并无注明二人名字。据1978年5月8日的《香港时报》报导,香港的北大同学会昨在蔡元培墓前举行盛大的春祭,蔡元培墓的修葺扩建月前已竣工,墓地焕然一新!北大同学会广邀香港的文化学术界近百人参加,由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的李璜主祭,时任北大同学会主席林伯雅恭读墓表。85高龄的教育家黄麟书应邀致词,赞扬蔡元培德学兼备,足为后世模范。
【作者其他文章|30年代土产女神奥运曾创骄人纪录 因传媒犯低技术错误被遗忘】
时任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院长的金耀基教授,是获邀出席当天春祭的嘉宾之一。他接受笔者访问称:他曾把当天见闻和感想写成一文〈蔡元培先生象征的学术世界──蔡元培先生新墓碑落成有感〉,在报刊公开发表。记录了从北大同学会成员得知,该会早于蔡元培百岁冥诞之年(1968年),已感蔡墓年久失葺,有残缺,乃倡议重修。新修的墓地较以往寛约五倍,地面舖设云石,弃用原有较矮小的白石碑,新碑由四块从台湾花莲采购回来的青麻石组成,呈长方型,合共濶约3公尺(10英呎),高1.67公尺(5.6英呎),厚15公分(6英吋)。整项修墓工程耗资约十万港元。至于那新增的千字墓表,《香港时报》的报导只提及:“我国文坛钜子庄严撰墓志铭。”而金耀基却记得墓表的字是由台湾著名书法家庄严所书,撰和书是否同是庄严,就不清楚。
致电庄严在台北的儿子查询
笔者于是致电庄严在台北的儿子庄灵查询,确认其父庄严于1977年10月23日,应国立北京大学台湾校友会邀请,为新修的蔡元培墓书写墓表。墓表内容由香港北大同学会提供。庄严在日记中有记载此事,并引为平生快意大事之一。庄严1980年去世后,家人把他的生平经历、日记和书法作品整理成书,于1999年出版《故宫、书法、庄严》一书,内有关于书写蔡元培墓表的记述,并收录了那墓表的拓本照片。
庄严(1899─1980),字尚严,号慕陵。籍贯江苏武进。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入北大国学门研究所工作。获推荐进入清室善后委员会(台北故宫博物院前身)担任事务员,负责点查清宫文物。1925五年,正式受故宫博物院聘为古物馆科员。1928年,被推荐到东京帝国大学考古研究室,进修考古学。1930年,受北大聘任返国,参加河北的考古工作。1933年,升任故宫古物馆第一科科长。曾护送文物前往欧美巡回展览。1937年日本侵华战事爆发后,负责守护大批文物随中央政府迁徙。战后的1948年12月,护送故宫南京分院文物至台湾。1964年,升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1969年退休后,转任中国文化学院(现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是古物和书画品赏鉴识专家、艺术教育家,擅书法,以瘦金体为最。
那么墓表内容是由何人所撰?笔者获新亚研究所文史系教授何广棪告知,是时任香港珠海书院文史研究所教授的王韶生所撰。何广棪表示,这是王韶生亲口相告。当年他们同在珠海书院文史研究所任教,十分稔熟。研究所内好些同事也知悉王韶生撰写蔡元培墓表一事,因书法非王韶生所长,所以北大同学会另找人书写。笔者翻查王韶生的著作,在1984年出版的《怀冰室续集》内,发现收录了整篇以句号断句的〈蔡孑民先生墓表〉。
王韶生(1904─1998),字怀冰。籍贯广东丰顺县,193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再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毕业,历任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职。1949年来港,先后任教广大、广侨等书院,及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1971年7月退休。同年9月,出任珠海书院文史研究所教授,1979年任所长。期间亦任教浸会学院及新亚研究所。至1989年再度退休。他的国学根底深厚,尤擅诗、词、骈文,香港不少机构的纪念碑文和名人的墓志铭,皆出自他的手笔。著有《国学概要》、《怀冰随笔》、《怀冰室集》和《怀冰室续集》。
经此查证,现今的蔡元培墓碑,可说是三位老北大“三笔合璧”而成!其中书“蔡孑民先生之墓”七个大字的叶恭绰(1881─1968),辈份最高,约1903年入读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仕学馆。1940至1941年间担任旅港国立北京大学同学会主席。
1978年新增的千字墓表,并没有用上标点符号。另经近年一些学者考证,墓表内有两处记述失准。现在全文附上标点符号及注释,以便读者阅读和研究。字体以碑文为准。
“先生讳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山阴人。清同治六年十二月十七日生。其尊甫峄山(1)先生从商,以长厚著称。母周太夫人恒教以立身处世之道。先生早掇巍科,入词林。自甲午中日战役败衂,我国朝野人士竞言新学,始涉猎西籍,讲求新知。及戊戌政变后,朝局益坏。 先生敝履尊荣,毅然出都,思以教育救国。初任绍兴中西学堂校长,继任南洋大学特别班教习,并创设中国教育会及爱国学社。旋以在沪秘密从事革命活动,为清吏侦悉,迺避地青岛,习徳文为异日留学准备。乙巳加入同盟会。丁未赴徳,初居柏林,继入莱比锡大学习哲学,尤重美学。期以美育陶冶人性,以代宗教。如是凡三年,译著专书多种。辛亥革命军起义武昌,东南各省底定。 国父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仼命 先生为教育总长,厘订教育方针,学校与课程纲领,为全国教育奠一新基。后以袁世凯专政,乃愤而请辞。于民国元年秋,携眷再度赴徳。二年,以宋教仁案发生,得沪电促归,共谋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去国赴法旅居数年。与李石曾、吴稚晖等创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并组织华法合作会,以谋两国文化合作。五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校政,祛除旧习,倡学术自由。由是旧学新知,兼容并包,俱臻蓬勃。而全国学术风气亦为之丕变矣。八年,五四爱国运动发生,北京学生游行示威,反对巴黎和约,且痛惩卖国佥壬,致多人被捕下狱。 先生营救保释,并发表声明,随即离京,既而全国重要省市罢市、罢学、罢工,为北京学生运动声援。政府终拒签和约并罢免曹、陆、张三人,先生亦经挽留复任。于十三年(2),仍以不与北洋军阀合作引退。迨十五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胜利,定都南京。 先生先后受命任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及监察院院长等职。嗣专任中央研究院长,创设专门研究机构,罗致专家学者,致力发展学术。抗日军兴,国府西迁。 先生在港就医,不幸于二十九年三月五日逝世,年七十有四。噩音传至陪都重庆,朝野震惊,政府明令褒扬。惟以对日战事方酣,时艰道阻,未能迎葬国内。遂由 先生家属与友生卜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 先生原配王夫人,继配黄夫人先卒,周夫人近年亦逝。子四人:无忌、柏龄、怀新、英多,女二人:威亷、晬盎散居各地,旅港国立北京大学同学会同人每于春秋二季上冢,以表孺慕。因墓地年久失葺,乃倡议重修并立石于阡。昔曾子称仲尼曰:“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当今之世,惟 先生足以当之。先生门人、故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先生曾以词诔 先生曰:“当中西文化交接之际, 先生应运而生,集两大文化于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学足以当之、其才足以择之。”呜呼!此 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师欤!斯诔也,最足以状 先生生平,并志于兹,以谂来者!
中华民国六十七年三月五日
香港、台湾 国立北京大学同学会敬立
注释(1)按蔡元培的《自写年谱》(《档案与历史》季刊,上海市档案馆,1987年第四期),他父亲讳宝煜,字曜山。并非墓表上所写的峄山。
(2) 应是十二年,即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蔡元培在这年7月携眷出国,至1926年才离欧返沪。见王世儒编撰:《蔡元培年谱》,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