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鹿鼎记》没有写出来的史实:鳌拜原来并不坏?

撰文: 转载
出版:更新:

编按:著名出版人富察在Facebook发帖分享此书观点,修正了华文读者来自武侠小说的历史误区,逾百人分享、近千人按赞......本版转载帖文精彩内容,与读者一同再思考。
文:富察 | 原题:孤军对战中国政治的鳌拜

清朝是从1644年才开始的吗?是的,汉人是这样看的。这涉及到顺治的历史定位问题。1661年顺治去世了,需要盖棺定论,所以满洲议会开始讨论他的谥号。

汉人代表说:“大行皇帝龙兴中土,混一六合,功业同于开创。宜谥为高皇帝。”大家都说对对对,但是鳌拜却独持异议。

什么叫高皇帝?就是一个王朝的创始人。刘邦是高皇帝、朱元璋也是高皇帝。中国人认为,伟大的顺治皇帝龙兴中土,混一六合,一统我们中国,当然像我们中国的刘邦、朱元璋一样不折不扣的是伟大的高皇帝。

那时满洲议会的议长是索尼,辅政四大臣中鳌拜是最后一位。索尼不发言,观察一切,鳌拜却无法忍受。

他说:如果顺治是开创事业的高皇帝,那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算什么呢?1616年的金和1636年的大清又是什么?

如果按照你们喜欢的中国政治那一套玩法,一定要给顺治一个历史定位的话,我也没意见。但是我认为这个谥号不应该是“高”,而应该是“章”。顺治应该是“章皇帝”。

世祖崩,二十七日制满。(孙)廷铨发议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上所生母为皇太后,率九卿上请举大礼疏。及议大行皇帝谥号,廷铨曰:“大行皇帝龙兴中土,混一六合,功业同于开创。宜谥为高皇帝。众皆和之,而辅臣鼇拜持异议,遂定谥章皇帝。时太祖谥武皇帝,故廷铨议如是。时论颇归之。
《清史稿·孙廷铨传》原文

什么是章皇帝?章皇帝在中国政治的谥号系统里,往往指第三代,而且也往往意味著政治工作上有瑕疵,不够完美。

鳌拜“异议”实则坚持满洲既有原则

鳌拜的意见是否正确?当然是正确的。从满洲的法统看,努尔哈赤是第一代、皇太极是第二代、顺治是第三代,即便用中国政治去套,顺治刚好是章皇帝。此外顺治在遗诏里自己说的也很清楚,他的罪过就是违背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满洲宪制,片面追求中国型政治, “渐习汉俗,于淳朴旧制日有更张,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以后我有机会再分析顺治的遗诏里隐藏的满汉宪制冲突)。

【作者其他文章:西施长相料似张惠妹 皮肤偏黑说南亚系语言

虽然当时汉人官员的主流看法是顺治乃中国新王朝的创始人,所以应该谥号为“高”,但那时的满洲议会还是起作用的,鳌拜的“异议”实则是坚持满洲既有的原则。

这一局鳌拜获胜,顺治的谥号最终就是“章皇帝”。

满洲议会宪制危机

而且鳌拜显然从这次事件里看到了某种宪制危机,他所主导的满洲议会于是重新检讨了努尔哈赤的谥号。原本,努尔哈赤的谥号是皇太极在汉大臣建议下尊奉的,叫武皇帝,符合他叱诧风云的马上征服之生涯。于是,满洲议会把武皇帝的谥号改为高皇帝。

意思就是告诉中国汉人,努尔哈赤才是统治你们的这个政权的开创者,是符合你们所谓法统谥号的高皇帝,而从满洲法统看,顺治实际上是罪人。

鳌拜的努力很感人,虽然他以个人之力并无法抗拒中国政治的腐蚀力度,或者说他微小的个体无法抗拒巨大的历史之流。他被康熙下狱,并在狱中自杀之际,脑子里想的会是什么呢?

【延伸阅读——作者建议:冈田英弘《皇帝的家书》

(本文转载自作者Facebook帖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编后语:史学家冈田英弘著作,近年由八旗文化引进华文世界,最近译作《皇帝的家书:康熙的私人情感与满洲帝国的治理实相》记录作者研究成果,以“家书”原文探讨历史这个另类角度贯彻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