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呐喊》与4万藏品 60米高全球最大“孟克博物馆”挪威揭幕
挪威艺术家爱德华·孟克(Edvard Munch / 1863-1944)创作的《呐喊》,是西洋美术史的传世经典,亦是压抑和悲伤的经典画像。自上世纪40年代孟克于故乡奥斯陆离世后,他的三万件遗物一直到1963年才由当地政府于Tøyen 设馆展出(旧孟克博物馆),2008年挪威政府决定为孟克建新馆,十多年来几经波折,新馆将于今月22日于Bjørvika揭幕。
新馆落成经历一波三折,有鉴于旧馆空间太过狭少未能有效展示藏品,奥斯陆市一直锐意为孟克这国宝级艺术家打造新馆,2008年该市政府为建新馆举办了一场建筑比赛,成为Bjørvika地区新的城市项目,最终于2009年由西班牙建筑师Juan Herreros和他的工作室 Herreros Arquitectos(现在的 estudio Herreros)赢得了比赛。
然而,2011年奥斯陆地方选举前,奥斯陆进步党出于经济考虑决定不再支持该项目。选举结束后,奥斯陆市议会投票决定终止该项目。当年委员会想考虑改善现有博物馆或将藏品移至Nasjonalgalleriet。时至2013 年,奥斯陆市议会最终决定恢复该项目,并将博物馆迁至位于奥斯陆歌剧院旁边的海滨新址,并于2015年9 月开始建筑。
新馆耗资 2.5 亿欧元(约 24 亿港元),垂直高60m,总建筑面积达 26,313㎡,共有 13 层,包含 11 个展览空间,分布在 7 个楼层。除此以外还包含剧场、咖啡厅、餐吧和观景露台等空间,旧馆超过42000件艺术品,目前所有收藏品已搬迁完毕,而超过220件作品的新展览“爱德华·蒙克:在时钟与床之间”(“Edvard Munch: Between the Clock and the Bed”)正在布展中。
据相关建筑网站介绍,该项目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在更加广阔的公共空间中感受艺术的平台。底层的裙楼增强了建筑的城市属性,成为社交聚会的场所。大堂成为公共空间的延伸,以开放的姿态邀请每个人进入,将博物馆转变为人们日常光临的公共设施。设计中尤其关注博物馆中的附属公共功能,例如:举办音乐会、讲座或著儿童工坊等,旨在以这些公共活动吸引大众将博物馆纳入日常生活的一环。博物馆采用了高层建筑形式,主要功能空间以竖向的方式组织在一起。这种设置的优势在于空间流线清晰、导向性明显,同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空间的灵活性以容纳与适应不同的功能。垂直上升的公共交通流线串联起用于休闲、商业和文化活动的主大厅、顶层的露台、天文台以及顶层餐厅,更主要的是引导游客们一步步探索博物馆中爱德华·蒙克的作品,以及奥斯陆市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
爱德华・孟克(Edvard Munch)于1863年出生于挪威,是挪威艺术家、版画家,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名画《呐喊》出自其手,其肖像及作品《太阳》曾作为国家文化象征出现在挪威最高面额纸币上。孟克面对所有直系亲属早逝和精神病的困扰,令他的作品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
【延伸阅读:孟克|《呐喊》看似惹笑 背后却是画家与我们的焦虑|人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