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子献身职场患癌请假做手术结果......|异域旅者|银乙专栏
“当年我妈患上脑癌,但她上司仍要她上班,不准她请假接受治疗。”我在大学时,认识了桃子(Momoko)。她是日本人,自十三岁起离家,先后到瑞士、英国等地念书,最后来香港读大学。
文:银乙
临近毕业,我们谈起工作的话题。桃子说,她一点也不想回日本工作,小时候,父母把她和弟弟送到外国读书,就是希望她将来能留在外国生活,不必再回日本定居。
桃子的父母离异,她和弟弟随母亲生活。母亲的工作非常忙碌,她经常一早出门,到晚上八九点才下班,周末还要回公司加班。在她八岁那年,她母亲患上脑癌,需要接受治疗,但当她母亲向公司请病假时,遭到上司的责难。
“母亲的公司规定,员工请假,要提早两星期至一个月申请,否则当旷工处理。一次,医院打电话来,告诉母亲明天刚好有治疗空缺,让她提前来医院接受治疗,不必等到下个月才来。母亲听后很高兴,赶忙向上司请假,得到的回复是:你这样做很不负责任,不提早请假、安排好工作,这会影响公司日常运作的。母亲一下子变得很自责,打算放弃明天的治疗机会。最后,在我外婆劝说下,母亲才下定决心请假。”桃子说。
日本公司人事编制问题
由于无法与公司协调,母亲最终只能辞职治病。自此,为了让桃子与弟弟有更好的选择,父母把他们分别送往不同国家读书,不必留在日本生活。
【“异域旅者”其他文章:她们无法拜祭长眠异乡的儿子】
日本人一直对工作有很强烈的责任感。二战后,为了振兴经济、改善生活,日本人纷纷投入到工作中,直至二十世纪末,日本经济迅速起飞,公司对员工需求大增,加上受社会提倡的“公众利益重于个人利益”思想影响,民众对工作的投入度有增无减,对“工作”的责任感慢慢演变成如今“生活”与“工作”失衡的局面。
“我在日本读书时,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努力读书,将来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尽心尽力为公司效力,这是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在日本社会,很多人像我母亲那样,生病了也不敢请假去看病,担心受到指摘,影响升迁机会,大家几乎都把自己的整个人生奉献给公司了。”桃子说。
工作让我们收获财富和经验,然而,过度工作,带来的可能是疾病和死亡。
Karoshi 是日文词,指“过劳死”,这现象在日本很常见。2016年,日本政府进行调查,访问约二万名全职人士与一万家企业,发现约23%的企业中,有雇员每月加班时数超过80小时,12%的超过100小时,大部份加班的雇员,不获薪酬或假期补偿。报告还推算,全国每五个雇员中,便有一人存在过劳死风险。
2019年,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指出,日本约有22%的全职雇员每周工作逾50小时,这个百分比远较其他发达国家,例如美国的16%、英国的12.5%为高。
【“异域旅者”其他文章:大国容不下方言?埃塞俄比亚语言濒临失传】
根据日本劳工条例,雇员每天工作时数不得多于8小时,每周不得多于40小时。若公司需要员工加班,须与半数雇员或雇员代表签署协议,递交有关部门审议,才有机会实行。为改善加班情况,2018年,日本政府拟定法案,规定雇员每月加班时数不得多于100小时。然而,此举惹来不少批评,有意见认为,个别公司会利用新措施,强迫雇员进行更长时间的加班。
【“异域旅者”其他文章:访埃及发现垃圾城居民生活灾民状态元凶是谁】
“一百小时,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比很多雇员正承受的八十小时,还要高出二十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再加上这每月的一百小时,雇员都不用政府再立法保障什么权益了,毕竟工作这么长时间,人都差不多该死了。”桃子说。
毕业后,桃子与弟弟商量过工作的事,大家都不愿回日本工作。桃子留在了香港,弟弟留在了美国。
(标题由编辑拟写,原题〈奉献的人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作者简介|银乙,希望通过文字,分享旅途教给我的那些事,让更多人看见,世界各地不一样的人生。
【“异域旅者”其他文章:瑞典医护亲述医院拒收 老伯等不到痊愈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