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限定!跟艺术家“大步川流”游大埔 深度体验林村河风光人情

撰文: 梁嘉欣
出版:更新:

【大埔/艺术】今日我们叫大埔的地方,古称“大步”。自大帽山群峦开始,涓涓细流汇聚成林村河,日夜不息,穿过葱郁树林,流经村落人家,最终汇入吐露港怀抱,而早年渔民、农民则沿著林村河上岸,大步流星地此落地生根,渐渐形成聚落。林村河不仅滋养了沿岸花鸟虫鱼,更塑造出一种独特生活模式。

“大步川流”活动海报(香港艺术发展局)

先前在大坑以及元朗举行过的“城中艺游”计划今年聚焦大埔,推出全新“大步川流”路线。四位艺术家何远良、何燕儿、姚俊桦以及陈庭分别透过不同媒介探索大埔故事,创作出四组“期间限定”作品,更会举办一系列艺游体验活动,邀请大家走入大埔山林与社区,探索这片川流之地。

何燕儿《跟住老友大步走》

艺术家何燕儿与其《跟住老友大步走》手绘地图(香港艺术发展局)

地点:大埔艺术中心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从前大埔的水上人是何时“上岸”?你可曾试过在吐露港游水摸蚬?这些问题都在艺术家何燕儿小志《跟住老友大步走》中得到解答,她本人在大埔出生、成长,时至今日仍然是大埔街坊,本来就是“地胆”之一。

艺术家何燕儿为《跟住老友大步走》绘制插画(香港艺术发展局)
艺术家何燕儿与六位大埔老街坊倾谈,细听他们在这个社区的生活痕迹。(香港艺术发展局)

而她这次与元洲仔大王庙执委徐先生、光记镜业老板杜太太、鸿珍酱园第三代传人谢先生等六位大埔老街坊倾谈,细听他们在这个社区的生活痕迹。譬如徐先生记得自己小时候会在还没填海的东昌节海边“攞鱼”(即网鱼),谢先生则提起自己以前在开铺前会到沙栏游水,不论是“大埔人”或“区外人”,这些大埔老街坊在地经验,都能让大家重新认识大埔。

何燕儿《跟住老友大步走》(香港艺术发展局)

小志包含几部分,有艺术家以街坊故事绘制的大埔地图,以颜色标注每个街坊个人路线;有小册子收录街坊就不同地点口述历史,当然也少不了每位街坊背景介绍,生动好玩。艺术家何燕儿更将在接下来的周末,连同这些大埔老友重游小志创作路线,有兴趣读者可留意官方资讯

何远良《珊瑚走上岸》

何远良《珊瑚走上岸》(香港艺术发展局)

地点:大埔艺术中心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步入大埔艺术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或许会是何远良巨型装置作品《珊瑚走上岸》。一组组色彩鲜艳、形态各异大型充气珊瑚,如同暂时从海底捧起,栖于这个艺术空间之中。

选择以珊瑚为主题,其实是因为珊瑚礁曾经在吐露港茁壮成长,然而经过城市发展,大埔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系统被改变,吐露港珊瑚黯然褪色,逐渐被遗忘。除了大型装置,这次艺术家也和香港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推出“吐露港珊瑚修复探索之旅”讲座,谈本港珊瑚生态现况及其威胁,还有海下湾珊瑚导赏团,带领观众前往西贡海域,亲身观赏难得一见的珊瑚面貌。当然,如果是对装置感兴趣,亦有工作坊让参加者动手创作珊瑚充气装置。

姚俊桦《寂静的风水林》

姚俊桦《寂静的风水林》(香港艺术发展局)

地点:大埔广福桥

风水林,是华南地区传统村落常见的一道绿色屏障。在大埔,许多村落都被风水林环抱。这些树木不仅具有调节微气候、提供水源、缓解台风影响、遮挡阳光等实际功能,更在文化信仰中扮演著守护村落、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之重要角色。然而,随著时代变迁,一些村落人去楼空,曾经茂密的风水林也逐渐变得寂静。

姚俊桦运用拓印(Frostage)技法,将树木纹理、叶片形态转移到陶泥之上(香港艺术发展局)

姚俊桦关注到这一点,他特别以社山村风水林及其丰富的树种为题材,深入林中,细心观察、感受,运用拓印(Frostage)技法,将树木纹理、叶片形态转移到陶泥之上。这一系列质朴陶泥作品巧妙地装置在广福桥上,像是将风水林“移植”到大埔居民休憩和主要通道上,继续为大埔居民遮风挡雨。

为配合这个作品,姚俊桦连同香港户外生态教育协会导赏员举行河溪生态导赏团,走入林村河上游,带领参加者探索这片水域生态奥秘,寻找各种河溪生物足迹。参加者还能以河溪生物为灵感,利用捡拾的自然材料在陶泥上拓印,创作独特生态杯垫。

陈庭《白日梦观鸟屋》

陈庭《白日梦观鸟屋》(香港艺术发展局)

地点:大埔艺术中心
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一般观鸟屋设有望远镜,方便访客观察雀鸟及其周遭生态环境。但《白日梦观鸟屋》则与别不同,这间温馨小木屋将成为“期间限定”迷你放映室,为观众带来一出以城乡生活、万物有灵为题半剧情半纪录艺术实验电影。

陈庭《白日梦观鸟屋》画面(香港艺术发展局)

艺术家陈庭本人就居住在大埔林村,创作深受其中生活体验启发。《白日梦观鸟屋》围绕著人类与雀鸟共存世界,带领观众省思人和自然关系。观众坐在这个特别设计“观鸟屋”内,透过屏幕观看影像,仿佛真的置身于一个既真实又超现实白日梦境里。

同时亦会有《一日林村人》观鸟及社区导赏团(香港艺术发展局)

影片放映之外,陈庭更将与粤剧专家李子蕊在现场表演,李子蕊化身旦角,以粤曲吟唱,巧妙呼应林村自然景象及雀鸟声音。陈庭则运用在林村寻获的各类材料,创作出实验乐器,以独特音乐节奏为其唱戏伴奏。

同时亦会有《一日林村人》观鸟及社区导赏团(香港艺术发展局)

同时亦会有《一日林村人》观鸟及社区导赏团,活动邀请大家成为“一日林村人”,在香港观鸟会导赏员带领下,参加者将在林村一带寻找雀鸟踪影,沿著河边漫步,打开五感,感受林村丰富生物多样性。更特别的是,参加者还有机会造访艺术家陈庭工作室,在颂钵声中沉淀心灵,并在品茗之际,与艺术家闲谈日常,感受林村生活点滴。

在四位艺术家所制定的路线之外,主办单位也安排《从河向海》单车导赏团,让大家沿著林村河,逐站了解大埔街坊日常生活,亦推出“旅型人”心理测验,参与者其后还可参与“大步劲抽”,领取“大步川流”限量纪念品,有兴趣读者可以到官网了解更多。

【活动详情】
名称:城中艺游:大步川流
日期:即日至2025年5月5日
地点:大埔艺术中心、广福桥及多个社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