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艺术家红砖自制AK47 一嚿砖头看现代化变迁

撰文: 潘浩欣
出版:更新:

今年年初一,旺角示威者曾撬起地下的砖头,掷向警察。早前,张德江访港期间,政府派人用胶水封好地砖。这块灰黑长方型砖头原身毫不起眼,突然成为众人焦点。砖头除了用作建筑,或攻击外,还有什么用途呢?内地雕塑艺术家戴耘经常使用红砖、青砖、钢筋水泥为创作材料,工业用料经专心雕制后,变成一件件有趣作品─AK47、沙发,从一嚿砖头之中,引伸更多的联想。

戴耘参照长枪来创作,作品《AK47》运用红砖、水泥和钢筋制成。(狮语画廊)

戴耘于2006年开始用上砖头做创作,相比石膏、泥石,砖头质地较硬,很少被艺术家用来雕塑。而砖雕一般是指在已烧制好的砖上雕刻出图案,艺术家会以单块或数块砖来创作,然后将砖头拼接成大型图案。但戴耘却有独特的处理方式,“我这个更像建筑,大的作品车,像沙发这个里头都是有钢筋龙骨的,再把砖砌上去再打磨,更像是一个建筑概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他的创作结合了传统砖雕与按步建筑模式,他曾经制作《奔驰车》、《沙发系列》、《静物》、《巴特农神殿的石雕战马》等作品系列。

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自生活,创制出《自行车》。(狮语画廊)

有记者问他为何选择这种素材?他认为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亦是一种前工业时代的材料,对他来说,砖有种亲切感。“我小时候的生活环境,校园的红砖墙,家里面的厨房等等,那是一种集体主义的记忆。砖廉价、粗糙但亲切,我觉得这些记忆、感觉都植入到了我的生命里头。也有人喜欢石、木、金属等材质,但是我喜欢砖。”

戴耘在西安修读雕塑系,其后搬到深圳居住和创作。从农村搬到城市,他每天看到的是一片片工地和大量砖头。“在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近三十年的发展也是迅猛,到处都在拆迁,我回到西安也在拆,深圳也是到处都是工地,到外地去写生、考察也看到被拆掉的一些砖,红砖、青砖。”他形容砖头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外在符号”。

雕塑的手工精细,这张沙发展现了硬朗的一面。图为作品《沙发》(狮语画廊)
具有杀伤力的武器展现被凝固、坚硬的抽象状态。《左轮手枪》(狮语画廊)

戴耘在香港举办首个展览,展出用砖头创制的手枪、自行车、沙发和龙肉罐头,非常具象。他没有解释创制物品背后的原因,反而希望观众在体验和感受“富有骨感的材料”时,能够感受雕塑与物品之间的美学反差,例如杀伤力武器AK47被凝固、坚硬的抽象状态,与玩具枪AK47的“胶感”有天渊之别。

也许看完这个展览后,你会对砖头有新的体会和看法。 

戴耘

深圳艺术家,199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同年留校任教,2000年调入深圳雕塑院。现任教于中国深圳大学,获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文化部、建设部颁发《城市雕塑设计制作资格证书》。曾参与许多国际雕塑展览,包括国家艺术展、中国国际建筑双年展北京、上海国际雕塑年展。作品亦于中国许多艺术画廊和博物馆展出。

《骨感的真实》戴耘个展展期:即日至12月30日地点:狮语画廊(香港皇后大道西189号)查询:2803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