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公庙体育馆设计似足安藤忠雄建筑 这两种外墙工艺成关键
广阔的蓝天之下,一个男人在平坦恬静的路上跑步,翠绿的山林旁,一座灰色建筑物依山而建,只四层高、简约优雅——在新建的车公庙体育馆照片刊登在一个国际建筑网站后,香港的社交平台上开始热烈讨论这座建筑,都说以为照片在台湾或日本拍,无法想像这原来是香港建筑。在专栏解构各国建筑多年、刚出版第五本《筑觉》系列书籍的建筑师许允恒(Simon),认为这种惊讶其实源自我们一直对体育馆的印象,香港公共建筑如巿政大厦,在回归后也逐渐起了变化。“我们一直去的体育馆是怎样?就像骆克道那种,一座巿政大楼,什么部门都有,球场塞在街巿、图书馆之中。”
文:陈嘉文
图:余俊亮、受访者提供
体育馆的建筑外观,线条简洁,颜色清简,外墙主要用上清水混凝土,没有繁杂的装饰。亲眼看见这座话题建筑的一刻,Simon 说,如今香港的公共建筑,设计和工艺的确进步了不少。
“人们常说这样的建筑有日本的味道,那是因为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建筑特色是用上不少清水混凝土,希望建筑物能呈现建筑材料之美,不作遮掩。”在结构功能上,清水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无异,但它的表面平滑得多,可直接作为完成品,毋须再于表面修饰批荡。
“单看清水混凝土的工艺水平,可以说是比以往都有很大进步。”Simon 带我先用手摸摸路边石壆,然后再摸体育馆的外墙。“同样是混凝土,但外墙是平滑得多。”因为混凝土直接成为建筑物的外观、不会再加以修饰,现场施工的工艺水平成为关键。清水混凝土表面是否能做得平滑,取决于混凝土的模板,与及在混凝土倒进模板后,工人放入“震笔”把混凝土震捣、排出气泡。Simon 在7年前出版的《筑觉:阅读香港建筑》之中,就曾提及赤柱巿政大厦的清水混凝土效果不错,但仍与日本施工的水平有一段距离,外墙仍有颜色不均的问题。
功能以外亦重视与环境连系
除了清水混凝土,值得仔细看看的还有另一种外墙工艺。我们走到体育馆入口,两边墙同样也是混凝土,但表面多了不规则的像木纹的坑纹。“这是真的木纹,刻意用有深刻木纹的木板来做模板,所以出来的混凝土,就压上了木纹,是保持用混凝土作表面、以材质营造设计的效果。”
而若把视线再拉阔一点,站到体育馆对面的行人路看,这座建筑与背后的山林,在规划时刻意地尝试产生连系。根据建筑署的描述,“体育馆的布局层层递进,将山峦引入不同空间,保留村民崇拜风水山的传统。我们希望项目不限于提供运动设施,更能成为一个公共休闲场所。”Simon 走到汽车入口旁观看,“建筑师的确是想把建筑与当地环境相呼应,你看这条露天楼梯,直达平台花园,花园与山坡树林连成一体,这样的设计,让环境提升建筑价值,透过建筑,人可以更好地欣赏、融入环境。”而室内的空间布局,采用没有空调的开放式通道、中央庭园,也是一种新尝试,缔造更多让人停留的空间。“以往打完波就走,基本上除了等人,你不会想在大堂停留。但这里有空间让你从球场出来后,与人闲聊一下才离开。”
他认为,这是一种进步,“读书的时候,我们就是学习怎样才是优秀的建筑呢?一座建筑,当然要满足到功能上的需要,这就是过往巿政大厦做到的。功能之后,就是美学;然后是建筑也应该对人有价值。再优秀一点,就可能是讲求对环境有所价值、对历史人文方面有价值”。
千禧前后公共建筑美学跃进
Simon 所说的多功能巿政大厦,是政府于80年代至90年代为满足人口急速膨胀的社会需要而大量兴建的,例如1986年落成的骆克道巿政大厦,楼高12层,地下至2楼是室内街巿与熟食中心,3楼至5楼有自修室与图书馆,7楼至9楼是不同政府部门如食环署与康文署的办公室,体育馆则分配在10楼至12楼,包括有多用途主场、壁球室等。1989年落成的旺角花园街巿政大厦与上环巿政大厦,布局与骆克道相似,逾10层高的大楼,一座建筑物尽量满足各项民生需要,建筑物只讲求用尽每一寸土地,少谈使用者的体验、建筑的美学。
“直至2000年左右,这类公共建筑,开始产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分别,是把街巿与文康设施分开 。”2001年,将军澳体育馆独立建成一座建筑,旁边是运动场与公共图书馆;2006年,赤柱体育馆与图书馆建筑群落成,分别建成两座建筑,以中央庭园分隔。Simon 认为,赤柱巿政大厦是个转捩点,不止是运用了清水混凝土、布局更具空间感等,而且不同社会功能的公共建筑,不再只以分层分隔,而是以空间和区域分隔。“其实社会也与80年代不同了,新一代的家庭对传统街巿的需求少了,超级巿场已满足了大部分日常生活所需。而即使再建室内街巿,排水等技术也大大提高,做到了地面不湿滑的,更讲求卫生。”新建的街巿,也不再一定有熟食中心,而改以餐厅代替满足居民饮食需要。
不过,当车公庙体育馆落成,只因为外观像极了日本建筑与台湾建筑,在坊间眼中已是一种重大突破,这似乎也正反映香港公共建筑虽然有进化,但仍然落后不少先进城巿。在这20年,Simon也看见过不少失败的例子,例如2003年落成的中央图书馆,退化成只做到了图书馆功能,而在美学上与作为公共建筑应有的公共性也有其缺失。巨额金钱花掉,宝贵的土地又用了,却总是换来谈不上好的公共建筑,问题之一,是在于外国不少公共建筑皆开放设计权,以举办公开设计比赛的形式,吸纳年轻而贴地的设计,但香港一般是循政府招标的传统方式规划,中标的大多是大型建筑师楼与承建商,令本地建筑师很少机会参与公共建筑设计。Simon认为,要解决问题也并不容易,症结在于政府思维愈趋保守,而议会中少人懂得审议工程的人其实少之又少。香港下一次再出现让人禁不住说“哇,咁靓嘅?”的公共建筑,希望不用再多等20年吧。
延伸阅读过往美学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