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解密】 《呐喊》画面有“雀屎”?!白色污迹原来是‥‥‥
撰文: 洪昊贤
出版:更新:
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孟克(Edvard Munch)的画作《呐喊》(The Scream),一直被视为知名度仅次于《蒙娜丽莎》的画作。关于这幅画作,却一直留有疑问:人像旁那块显眼的白色污迹,究竟是不是“雀屎”?近日,比利时的科学团队终于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经常被误会的画作 四个版本的《呐喊》
即使不少人把《呐喊》误会成梵高的作品,但它毫无疑问是艺术史里知名度最高的几幅画作。孟克一生共画了四个版本的《呐喊》,最早的版本画于1893年,现收藏于挪威国家美术馆;1893年的另一个版本和1910年版本,则藏于奥斯陆孟克美术馆(Munch Museum);而1895年画成的《呐喊》为私人收藏,2012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以1.2亿美元的天价成交。
白色污迹的秘密
1893年最初版的《呐喊》,留下了一个疑问:“画中人像的手臂旁有块白色污迹,究竟是什么?”由于孟克喜爱在户外创作,不少人认为它有可能是飞鸟留下的痕迹。动物的排泄物有机会对画布造成侵蚀,因此一直以来大众都对这块白色污迹特别关心。
近日,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University of Antwerp)的研究人员,利用x射线荧光扫瞄技术分析画作成份,发现这块白色污迹很有可能是蜡油。估计是孟克燃点蜡烛时,滴落在画布上的。
关于《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