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书展】专访彭志铭:书展愈畅旺 作家愈悲哀
批评书展,而且出自彭志铭(次文化堂社长)之口,似乎看得太多。由书展内地化、行销过于商品化、禁书问题、摊位安排不公、贸发局收入透明度不足等问题,媒体年年访,彭志铭就年年闹;年年闹却年年继续参展,个中的无奈与不得已,及延伸的出书制度问题,却少人谈及。
问:翻查过往报章,你几乎每年都狠批书展,却为何仍然继续参加?
彭:我们不得不参加,这确实是我们的悲哀。因为书展确是我们出版商散货的地方,这要由香港的出书制度讲起。当出版商出了一本新书,就会给发行商,发行再给书店,新书若在3至5个月间卖不去就会发回予发行商,发行商就要尽快回书给我们(出版商),否则他就要找数给书店,变相即是要出版商找数。所以很多时大家在几个月内就会回书,而且回得愈来愈快,以前尚有半年,现在只得几个月。但其实,出了三个月的书不算旧书,对一个新人来就,新书都要放在那里“吹”一阵子才行,快速的回书速度会令一本原来有潜质走红的新书,在刚刚被人留意到时已被回了书,那怎么办?所以现在很多发行商保存了很多书,是因为他们来不及“找数”,敌不过回书时间,所以就要在书展把这些书放出来。因为现在的书店愈来愈少,也愈来愈细,回书愈来愈快,仓底货自然愈来愈多,书展便长做长有。
第二,台湾的仓底货可以运来香港卖,拿去美、加也行,香港的书呢?反而卖不到台湾。这真是一个文化差异,很少香港小说能在台湾红得起,倒过来台湾小说在香港走红却很常见。这样的情况,令很多新书被我们放了半年至一年,对一些少行书店的读者来说见都没有见过,所以你以为书展有很多新书?实际上它们很可能是出版了几个月就被人回了的书。所以无论贸发局多差劲,多恶形恶相,我们都要被逼忍耐,就是希望在那里散货。
问:众书商散货的手段算是层出不穷吧?
彭:有良知的出版商还好,有些开价100元任你一家人随便拿走,真的不知所谓;又有的根本不是卖书,而是做宣传,送洗脸液、化妆品、试用装,然后又有一大班人排队,更有人卖啤酒,12元3罐,特意租一个摊位做品牌宣传。我希望你们“香港01”没有份,否则我照样批评。为甚么贸发局不制止他们?有出版社直接现场卖楼!下次不如在这里做脚底按摩啦!
问:这情况是否一直都存在?彭:不是的。例如从前蔡澜曾在会场内弄“暴暴茶”,找了一个很大的瓦花盘,放一条很大的热铁柱在内,効法古人将泡好的暴暴茶倒进大缸,让人任饮,做法现代又进步。当年aerobic(带氧运动)刚兴起,大作家林燕妮就跟你跳!中文打字刚被发明时,简而清在现场表演电脑打字,很具文化气息。93年开始,书展引入了一班漫画家,更逼爆玻璃,吸引了一班年轻人零晨2、3点在书展门外排队,这种气氛是很舒服很好看的。虽然你会认为他们不应该入场买刀刀剑剑,但这是一种活力、社会动感,现在这些记忆全部都没有。其实我们很理解很多书展或书店引入其他商品,例如诚品也会卖茶叶、皮具、时装、文具,但问题是我们如何把人再次引导回来看书?我们完全没有办法。现在书展“年宵化”,大家会看会逼,却不一定会买书。
问:今年没有“年度作家”,你有何看法?
彭:上年本来找李碧华,但因为“689”当政,她决定一个奖也不要。今年没有“年度作家”,因为根本没有人,而且书展做事效率很低,两三个月前才通知人,作家们有权不领这情,而且大家已经很讨厌“年度作家”这回事。单讲金庸都不知道讲了多少次,这次都仍然卖武侠小说的帐(年度主题),证明贸发局的思维多狭窄,为甚么一定要金庸?一定要武侠小说?一定要小说?不可以是评论员吗?评论员不是写作人吗?为何不找程翔?不找潘小涛?评论都是书,为何总要迷恋老牌作家?
问:你说今年没有“年度作家”,因为根本没有人?
彭:没有作家,而且成书的种类愈来愈少,这是近年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从前没有作者是因为写书不足以糊口,从前的作者很靠报纸专栏、小说结集成书,例如金庸、倪匡,所以会有很大量的书稿,现在没有作者出书,因为没有地盘让他们连载。虽然现在可以在网上写稿,但问题是太碎片化,几十字至100字已讲完一件事,如何结集成书呢?
第二,大家在网上可以看的东西太多,没有用书来补充资料的需要,没点成书的重点,大家自然不再需要看书。书种又是一个问题,无论书评、时评讲得有多好,即使是李怡、潘小涛也同样不卖得。
第三,没有作家的定义是,现在全部作家都归边大陆,能够在大陆出书的,都不敢得罪大陆,只会写让大陆人高兴的东西,所以我们没有本土书。现在很多繁体书都是由大陆简体版翻译过来,或是台湾书,我们看到的书只是货物,不是香港人的东西。
问:大陆化的书籍是否一件绝对的坏事?
彭:倒不。虽然香港现在很多作家已经自我审查,但反而大陆有一班人不断向大陆底线、意识形态挑战,或打擦边球,例如有一本叫《防贪的方式》,都十分好卖。别人倒过来敢出这样的书,香港人有没有?一本都没有。不要说作者,评论员都少提,真没意思。
问:今年对书展的不满还有没有补充?
彭:其实这不是不满,而是一定要有人站出来说话。当年林天福一上场就说:“书展没有钱赚的话不会做。”但其实书展就像公厕一样,没有钱赚都一定要有。书展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表征,是我们值得骄傲、辉煌的地方,一定要做好。况且,书展没有钱赚?书展号称100多万人进场,世界各地多少单位参加,每个单位要付2万多元,没有钱赚?贸发局拿了这么多钱,做了甚么?你首先令书展变成一个垃圾场,作为全亚洲最大的书展,为甚么不做好而先搞破坏?破坏到今年没有年度作家?
还有贸发局一直没有向我们公开书展的收入,只跟你说全年收入的数目,当中加入了美食节、 婚纱展、珠宝展。好简单,其实你应该回馈我们,因为你靠我们吸引到读者进场。相反,书展只会优待大书店,可以优先选择摊位位置,竟然还有租金折扣,我们这些贫穷书商却要付2万元去买一个不起眼的舖位,而毫无折扣。
香港01@2016香港书展相关资料
《香港01》于今年首次参加由贸发局举办的香港书展,并以“关心本土 放眼世界”为年度主题。届时位于HALL 1的摊位将提供多项《香港01》周报、《多维CN》月刊超值订阅优惠同精选礼品, 同时准备已久的《社会实录》也将于书展出版。书展资料展位编号:Hall 1A-C38地点:湾仔会展日期:2016年7月20至26日书展网站:hk01.com/pages/bookfair2016
《社会实录》出版
100篇香港人的《社会实录》原大复刻版也将于书展期间正式出版,优惠价HK$188(原价HK$288)。同时,网络订购现已推出:
http://zh.hk01.com/campaign/hkreportage
“香港01 APP”推广活动
“01 APP 日日奖”有奖活动也于书展期间正式推出。下载/更新最新版本的“香港01”APP,注册/登入会员即可有机会赢取多重大奖,压轴大奖为双人丹麦哥本哈根来回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