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改造】传统四合院变身现代民宿 建筑师的空间把戏
撰文: 杨文娟
出版:更新:
正如香港的骑楼,胡同及四合院曾是老北京的特色,却因城市更新而不断拆毁,由此而生的平民生活文化及记忆也被连根拔起。
随着北京对老城区保护的愈趋重视,新一代的建筑师开始重新思考及探索胡同及四合院保育,驻北京的神奇建筑研究室就是其中一份子。他们以现代建筑的手法改建四合院西厢房,原本昏暗的空间换上现代新装,让人进入惊喜处处的空间冒险。
北京四合院改造一直在持续进行,如1990年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危改项目,得到联合国的世界人居奖。历史悠久的四合院欠缺现代居住设施,一直为人诟病,项目在保留院落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上述缺点,加建了厨房和卫生间。
位于北京恭王府旁边一间民宿“嵯峨馆”,就是神奇建筑研究室改造的四合院西厢房,同样锐意保留西厢房的木头横梁和砖头的建筑构造及演变痕迹,见证传统建筑的时间维度。
调整了不同空间的功能,设计团队再将之组合及编排一个新的叙事关系。自然采光、空气流通、现代感的新体系与四合院传统的空间语言截然不同,进入者亦别有一番体验,犹如进入了“爱丽斯梦游仙境”。
建筑空间内与自然不期而遇
可以称之为“仙境”,当然不只有石屎森林的单调。虽然空间不算十分大,但设计团队希望把风景收进建筑中,营造非日常的居住空间体验,对抗室内外的严谨界线。例如,在建筑内外摆布北京西郊出产的房山石群落,创造进入者与自然物不期而遇的机会。
设计团队认为:“这座建筑中,风景与空间应当是互相追逐的,你几乎躲避不开风景的尾随。”
回头看看建筑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