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破坏香港表层 居港外籍艺术家重塑现实

撰文: 杨文娟
出版:更新:

在快速改变的香港,海浪浮沙一波接一波,最后仿佛什么也没有留下。葡萄牙艺术家Vhils定居香港生活两年半,最新个展“待续”可算是为浪涛不断的香港,留下更多生活的“面向”,展露城市复杂的肌理,尝试叫我们回想过去,然后,前进或后退都可以是一个选择。

Vhils的破坏式创作

Vhils Matter 7, 2016 Signed Advertising posters collected from the street, hand carved (VS_P0023)展览现场(图片由Over The Influence画廊提供)

透彻生活的表相

两年半前,Vhils开始定居香港,但原来早于2010年已曾到香港短暂停留,那时已开始观察香港。有如他一年前接受访问时所说般,与葡萄牙家乡环境不同,混杂又平静、城郊反差大的香港,经常为他带来视觉刺激,成为创作灵感的来源。他形容,改变及不变时而出现在天秤的两端,为城市带来不同的影响,同时令香港成为一个特别、富经历的城市。

Vhils相信艺术是用以反映一个地方和时间,而他对城市的回应,就一一包含在作品中。此次展览有一部分作品延续过往的涂鸦创作与都市环境互动的手法,不像以往直接在街头墙身刻凿,Vhils则收集城市不同角落的广告海报层层叠起,透过刻凿、蚀刻、撕除、填补,海报的剥落透现一张张凝视的面孔与繁忙过路的人。艺术家描述或挖掘城市的肌理,犹如重新塑造现实,呈现表层内在的关联,打开我们对自身的处境或生活的进一步理解。

+2
Vhils在工作室创作。(Over The Influence)

“废物”的再创作

被视为废物,常见的发泡胶、难已找到的传统木门,Vhils都活用在创作中,可见他对这个城市留下的注脚。日常生活中,除了平日外卖时使用饭盒,家私、电器都用发泡胶包装,抵受碰撞。有趣的是,本来防撞力强的物料,又极奇脆弱,切割时容易碎成颗粒,Vhils笑说尝次多次后,才够以细致灵巧的技术,令作品看起来美观。使用这种与城市如形随影、用完即弃、既抗压力高又脆弱的物料,雕塑成一座香港城市形状的岛屿,或许显露了艺术家对香港的矛盾之感。

Vhils Highlight 4, 2017 Signed Styrofoam cut with hot-wire, assembled and glued by hand 191,5 x 158 x 28 cm (VS_D0003)(Over The Influence画廊)
Vhils Still Series No. 6, 2016 Hand-carved old wooden doors 192 x 160 cm (VS_W0022)(图片由Over The Influence画廊提供)

本来只会出现在旧围村或古董家私铺的怀旧木门亦出现在展览中,一如所有作品,红彤彤的门面雕刻着不同人的故事。面对变化急遽的香港,即将销声匿迹的事物和故事传说,或许是对全球一体化前叫喊强而有力的最后一声。至于能否有人听得到,就是“待续”之后,能否再续前缘的关键。

Vhils Vanish 5, 2016 Signed Quink, bleach, screen print ink, paper (VS_A0003)Vhils Vanish 5, 2016 Signed Quink, bleach, screen print ink, paper (VS_A0003)(图片由Over The Influence画廊提供)

Vhils最新作品展“待续”

日期:即日至2018年1月5日(星期二至六,11am-7pm)地点:Over The Influence画廊(中环荷李活道159号1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