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漫话】漫威和DC以外的美国漫画 映像漫画的黑暗风格
提到美国漫画,大部分人都会联想到漫威和DC两间大型漫画公司,它们旗下的超级英雄漫画风靡全球各地,其英雄电影也持续不断地推出,英雄热潮完全停不下来。不过,除了漫威和DC之外,也有其他大型的美国漫画公司,其中和漫威以及DC并驾齐驱的就是“映像漫画”(Image Comics),它旗下的作品有英雄漫画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漫画,其中香港人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再生侠》(Spawn)和《行尸走肉》(The Walking Dead)。
漫画般的情节 映像漫画的诞生历程
当初映像漫画由八位创作人共同成立,包括六位画师:Todd McFarlane(其著作有《蜘蛛侠》)、Jim Lee(《变种特攻》)、Marc Silvestri (《狼人》)、Erik Larsen(《蜘蛛侠》)、Jim Valentino (《银河守护队》)、Whilce Portacio (X-Factor)以及Uncanny X-men和X-Force的编剧Chris Claremont与Rob Liefield。他们都曾经在漫威和DC旗下工作,然而漫威和DC对待创作人的方式令他们心生不满,最终决意离开两间公司,自行成立映像漫画。
八位创作人曾参与制作的漫画:
漫威和DC都包揽了旗下漫画家作品的所有版权,漫画家只有在连载的时候收到稿费,之后任何该套漫画的衍生作品,如电影、动画、电视剧或者模型等等,漫画家都无法从中赚到任何收益。作为作品本身的创作人却无法拥有其版权,这令不少漫画家包括刚才提到那几位都感到不满,于是他们才选择离开公司。毕竟,漫画家也要“揾食”呀,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作品却只能分享到丁点的成果,叫人怎能服气?
由八位创作人成立的映像漫画有两大理念:
一、映像漫画不会包揽旗下任何作品的版权,由创作人自身拥有其版权;二、映像漫画的几位创始人之间在财政上和创作上都不会互相干预,公司自身除了其公司名称和商标之外没有任何知识产权。
更值得一提的是,几位创作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室,他们会以映像漫画的品牌出版其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并不会受到任何编辑的干预。这点比日本漫画业更为大胆,虽然日本漫画以其异想天开的创意闻名,但是大多漫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都需要和编辑商讨情节,由编辑决定某些情节能否出现在杂志之中。映像漫画这种运作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避免漫画故事“死唔断气”。有些日本漫画家即使想完结自己的漫画,编辑也会为了能够让出版社继续透过漫画作品赚钱,而强迫漫画家继续连载下去,这种做法很容易令漫画之后的发展出现前后矛盾或者“拖剧情”,由创作人自己完全决定情节的话,就能够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
一班拥有理想的漫画家离开了工作环境残酷的大型漫画公司,并且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在这间公司内能够完全拥有自己作品的版权,而且还没有编辑的干涉,最后公司更发展至美国最大型的漫画公司之一,这种情节实在太励志了,不如映像漫画的漫画家考虑将其画成漫画吧?
旗下黑暗漫画:像死人的英雄和比丧尸更恐怖的人类
虽然同样是超级英雄漫画,但是《再生侠》的内容其实很不“英雄”。《再生侠》的主角原本已经死去,他为了能够再次见到自己的妻子,于是和地狱魔鬼定立契约,死而复生变成了“再生侠”。再生侠的任务就是除去世界上的穷凶极恶之辈,这种行为看来很像一般超级英雄的正义行为。可是,实际上他只是被地狱的魔王所利用,他所除去的恶人会堕入地狱成为魔王的手下,魔王的目的就是利用他送下来的恶人成立一队军团,借以和天堂的天使对抗。
漫威和DC虽然都有类似反英雄的人物,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践正义。然而,再生侠的存在只是为了魔王的私欲,他的能力也是由魔王给予,单是形象已经和一般的超级英雄完全不同。加上故事中其实没有明显的正派和反派,表面看似是善的天堂一方为了招揽强力战士,即使某些人生前冷血无情,也会被接收到天堂去,借以帮助对抗地狱。这种黑暗风格的漫画给人“生命满希望”的感觉:明明干了一堆坏事,却在死后可以上天堂。
《行尸走肉》就是一部典型的灾难型漫画,讲述主角如何在某天发现全世界都遍布丧尸,他和其他的生还人为了逃避丧尸的袭击,展开了漫长的生存战。比起漫画原作,香港人大概会更熟悉《行尸走肉》(又译“阴尸路”)的电视剧,可是漫画和电视剧其实不太一样,电视剧当中不少已经死去的角色在漫画中依然生存,比如说Andrea这个角色在电视剧的第三季中已经死去了,可是在漫画中仍然健在,还成为了男主角的伴侣。
《行尸走肉》的特别之处在于,它重点描述的不是丧尸的恐怖,反而是人性的恐布。有些灾难型的漫画作品可能会描述人在灾难之下表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可是《行尸走肉》走黑暗风格路线,决意把人性最丑陋的一面揭示出来,把人类设定为比丧尸更恐怖的存在。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那些经常宣扬人性光辉的漫画实在太虚伪了,这套《行尸走肉》正好满足他们的需求,把人类最黑暗、也是最真实的一面赤裸裸地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