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艺术】光控音乐?钢琴弹出香味?微波艺术节五个玩得艺术

撰文: 杨文娟
出版:更新:

时光荏苒,十年前讲“Live”,可能你会想到生活、生命、电视即时转播,但今时今日的演绎,自然不可少Snapchat、Instagram、Facebook的“Live”。只要手机㩒一下拍摄或录影,就可以随时随地分享即时的生活情景,“相机食先”年代无疑已进入2.0版。
新媒体艺术与科技和科学发展双生,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的策展人Joel Kwong察觉科技和科学不经不觉地令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于是今年的策展方向捉着这个痕迹,思考“Live”的多重意思,重新审问什么是“Live”,什么是我们的“Lives”。向来走在潮流的尖端,微波2017主题展览《Cyberia》今年挑选了五个前卫的新媒体作品冲击我们对生活的想像。

WARE制作的装置,放在展览入口。(龚嘉盛摄)
姚仲涵的作品《动次动次》,贪玩的记者扮了一会儿DJ,已经成身汗,也可以当为健身运动。(龚嘉盛摄)

1) 以光操控音乐 人人做DJ

买不到门票去外国看大型的音乐节,我们都习惯在Youtube上看现场直播,久而久之就完全依赖了网上看表演。不过,台湾艺术家姚仲涵的作品《动次动次》,就可以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在实体空间做DJ的感觉。在一个微型的舞台上,七个螺旋型的灯罩放下七束白光,观众可以化身表演者,到台上触碰发出声响的光,一边操控光的律动,一边弹奏自己的协奏曲,就像玩街机音乐游戏。“当科技发展向前时,任何表演不应是单向的,这个作品就让观众成为表演者,就好像你从自己的social media直播。”Joel说。

作为台湾声光艺术先驱的姚仲涵,借着观众微妙的介入与这个作品互动,希望探讨观众与日光灯燥音之间的节奏对应关系。

《香喷喷风琴》的完整版有46种香味,是次展览只展出22种味道。(龚嘉盛摄)

2) 香喷喷风琴 弹出不同香味

看电视节目和上烹饪班学做蛋糕,最大的分别可能是你闻不到蛋糕的香味。“香喷喷风琴”就是冲着你的味觉而来,让你弹奏钢琴时,同时传来香味,进一步触动人的情绪,更开启了表演的可能性。

在一部白色的钢琴面前,摆放着三层的架子,最下面的是一个个小瓶装着的白色碳酸钙香味珠,观众可以随意打开盒子闻一闻味道,上一层是对应着香味的植物或动物图片,最上层是共四款不同大小的药水瓶装置,这些瓶子装着高度不一的水,装置的原理就是根据音谱,将音阶变成空气,有如你吹向水瓶发出高低音频,更喷出不同香气。

“香喷喷风琴”由一个团队创作,合作成员包括TASKO 株式会社、Invisible Designs Lab.、Yamamoto Seisakusho 公司以及Yoshitake Toshifumi 先生。他们根据18世纪George William Septimus PIESSE 的著作《The Art of Perfumery》(调香的艺术)所提及的香阶理论,让表演不再停留在声音和视效的层次,来制激观众情绪和表现张力,重新定义乐器的可能性。每小时15分或45分时,装置会播放音乐和喷出香气,观众也可以自由弹奏自己的音乐和香气。

策展人Joel从艺术家 Zach Lieberman的Instagram抽取20条最多人留言或观看的作品,展示观众。(龚嘉盛摄)

3) 每日一条IG短片大玩视觉效果

当不同的社交媒体涌现,莹幕已是表演或沟通的方式。现场以五个荧幕播放的《IG日常赏》,是策展人Joel从艺术家 Zach Lieberman的Instagram抽取20条最多人留言或观看的作品,再经展览的技术指导WARE制作而成。

是次展出的短片,除了有类以Window Media Player播放音乐时的几何图案移动,更有动画、手的动作及平面图像。这些无形无影的活动,经过Zach Lieberman 以编码制作草图,制作成短片,作品以俏皮的方式,使用技术分解可见或不可见的动作和形态之间的脆弱边界。观众更可在Instagram加Zach Lieberman为朋友,欣赏他每日一片。对Zach Lieberman来说,观众在他的短片中留言,就是与作品沟通。“很多时候,作为一个艺术家,我觉得我们正在努力寻找我们自己的频率和与世界之间的共鸣。”

《静电钟合唱团》。(龚嘉盛摄)

4) 过气电视机+过气静电钟=过电合唱团

被淘汰了的大牛龟电视机有何用?以通讯技术测试和DIY美学及实践艺术手法而闻名的加拿大艺术家希达莎(Darsha Hewitt),就以这些被遗弃的电视和发明于16世纪的静电钟,组成了一队《静电钟合唱团》。她到鸭寮街找了11部电视,以电视开关时所产生的静电,敲动发明于16世纪的静电钟。

16世纪的静电钟,本来被大量运用于感应空气中的静电来预测即将到来的雷暴,今时今日已不需要用这个方式来预测雷暴。擅长解构旧媒体的希达莎,就将两样过时的技术,重新组合起来,令人更敏锐地察觉我们在家中关上电视时忽略了的有趣现象。

微波艺术节2017:《凌光‧二版》是一个个2X2米框架排成一条队伍,当所有光管亮起,犹如走进一个时光隧道。(龚嘉盛摄)

5) 16米的时光隧道

按一般人对雕塑的认识,可能是大卫像,又或许是尖沙咀星光大道的李小龙雕像,不过NONOTAK工作室就在半暗黑空间,向你介绍他们制作的光雕塑《凌光‧二版》。《凌光‧二版》是一个个2X2米框架排成一条队伍,当所有光管亮起,犹如走进一个时光隧道,观众可以随意穿插一个个框架中,从不同角度观看空间中的光与暗,深深感受到不同的氛围和情绪。

NONOTAK Studio有两个成员,建筑师兼音乐家的Takami Nakamoto和插画师Noemi Schipfer,他们擅于以声/光装置与表演作品改变空间,《凌光‧二版》原本有36米长,此次每个钻石型架的数量和相隔的空间,按展览空间场地大小组装成16米,十分具有灵活性。

不知观众有没有走完十六米的作品,作品广用空间的深度,光线在空间上走,不但形成隧道,也配合黑暗的环境,使光改变空间的形状,有时是隧道,有时是一面墙,有时是形状不一样的线条,呈现不同对比,不知你感受到什么?

“最有趣是天黑后,作品通过玻璃反射到维港,与维港和香港建立关系。”Takami Nakamoto说。

第21届微波国际新媒体艺术节 -“电元种生” 

日期:即日至10月22日12pm-8pm (展览于10月22日会提前于18:00关闭)
地点:香港大会堂低座展览厅
费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