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八十岁爱画画 艺术让残疾身体重获自由

撰文: 黄巧儿
出版:更新:
爱儿婆婆在七十五岁高龄初接触艺术,纵然剩下一只只有两成视力的眼睛,创作热诚丝毫不减。(潘思颖摄)

爱儿婆婆年届八十,丈夫年轻时因心臓病离世,她一手撑起半边天,独力养大五名子女,一生也没有想过自己和艺术有何关联。谁知在七十五岁时初接触艺术,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起初是书法,然后到素描、水彩、塑胶彩,五年来慢慢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

纵然剩下一只只有两成视力的眼睛,她也很认真对待任何创作,几年来已累积数百幅书画。去年底爱儿婆婆受邀举办个人展览,她笑说︰“玩我咩?我咁渣!”但定过神后也想跟更多人分享她的艺术世界,就办了“爱儿婆婆初学画展”。

艺术让人变得乐观

爱儿婆婆参加了由东华三院主办、岭南大学协办的“爱不同艺术课程”,参加者于三年内学习不同艺术理论,如立体主义、后现象派、野兽派等;也会参与创作课,学习写书法、绘画和手工。

东华三院赛马会复康中心艺术发展主任梁静韵表示,市面上有很多艺术学位课程,也有不少课余艺术兴趣班,但对于智障、残疾人士来说,这些课程较为艰深,像爱儿婆婆一样低视能的老友记就不能参与其中。梁静韵认为︰“不同能力的人都应该可以接触、学习艺术。”

不同能力的人都应该可以接触、学习艺术。
东华三院赛马会复康中心艺术发展主任梁静韵
每次艺术课有两小时,爱儿婆婆总是要求自己在课堂内完成一幅画作,非常积极。(爱不同艺术)

现时共有11位智障朋友、7位身体残疾的老友记参加这课程。爱儿婆婆则在一年半前加入此艺术大军。她忆述最初报名参加课程的时候,也担心自己力有不逮,始终她从来未接触过艺术,但犹豫过后还是决定一试,于是处女下海。

想不到这趟下海收获丰富,艺术令百病缠身的她变得乐观。“我全身都有病痛,又患过肠癌、脑有肿瘤所以要移除左眼、又有哮喘,但接触艺术后变得很乐观,很兴奋,每次食完午饭就忍不住立即冲去课室画画。有时候复康中心的职员也未用完餐,也要赶著开门给我。”

身体不受限 对艺术有要求

爱儿婆婆是佛教徒,她喜欢听著观音经,一边念一边抄。开始学书法的时候是写大字,初学的时候手会抖动,但她每天抽时间练习,日子有功,慢慢写下来手也变得灵活,可以驾驭小字。

勤有功,爱儿婆婆产量高,习书法大约五年,已有作品多达三百幅。(潘思颖摄)

这几年来一直写,已经写了三百多张。有时候会不小心把一两滴墨水滴在纸上,她说这些书法不够完美,但不想随便扔掉他们,她打算将来在盂兰节带这些经文书法到寺庙烧掉拜神。因为眼睛不灵,遇上笔划多的字,她更要一只手拿放大镜,另一只手执笔慢慢写。

爱儿婆婆说每次创作的第一笔是最难的,每一幅画都由一笔一划不同颜色组成,她很享受其中。(潘思颖摄)

婆婆每个星期有两天都会创作三小时。初学者一般要临摹,爱儿婆婆大部分画作的创作灵感来自杂志、风景画、甚或是名画,但经过她的演绎后,这些画没有留有任何前人的痕迹,而成了独特的作品。例如这幅点点画就是学完印象派,希望可以扩阔他们用笔的方法。

爱儿婆婆产量高,她自己也笑说︰“有时候我也忘记哪幅是自己画的。”爱儿婆婆喜欢用水彩和塑胶彩作画,因为画出来的笔触很美。问及绘画中最大的挑战,她坦言调色部分比较难,“因为脑有肿瘤,记性不好,我会懊恼自己常常忘记颜色配搭,但同时我也尽最大努力记住了红蓝黄是三原色,黄加蓝便是绿!”

写书法和绘画都讲究手的定力,医生说爱儿婆婆手的神经受损,手会一直抖动,“有时候吃饭夹菜,筷子也控制不了,但一直不断写书法和画画,可以锻炼自己,现在手也变得灵活了。”

即使病痛缠身,身体的限制没有困住爱儿婆婆积极创作的渴求。(潘思颖摄)

院舍中的创作小天空

策展过程中,爱儿婆婆参与度非常高,她会亲力亲为,又会心思思讲出自己意见︰“画要挂在墙上,不能放在桌上,你们挂画时,记得挂至视线,那么到场来看的观众不用低著头,看得那么辛苦。”(爱不同艺术)

复康中心大约五至六位院友共住一房,每个人的活动空间有限。婆婆的床位近窗,有一个小阳台,虽然空间不大,但对于爱儿婆婆来说,这个小旮旯便是的创作空间,“如果我不能去上课,那就在自己的床上画,而只需要架一块木板在那里,其实画画很简单。”

因为抱恙,医生说爱儿婆婆不能独自外出。她提到有时候在院舍去洗手间,只要时间长一点也会有职员呼喊她,担心她跌倒或者有意外。“我也明白往后也许没有机会自由活动了,现在我只能够在阳台远眺院舍外的风景。但画画时,我可以自己作主,画什么也可以!”

如果我不能去上课,那就在自己的床上画,而只需要架一块木板在那里,其实画画很简单。
爱儿婆婆
爱儿婆婆喜欢创作风景画,是次展览共展出约二十幅书画作品。(潘思颖摄)

“爱儿婆婆初学画展”

日期:2016年2月26日至4月10日

时间:星期二至五(11:30am - 7:00pm)

星期六、日(1:00pm - 7:00pm)

地点:爱不同艺术空间(香港域多行道1号百年大楼第2座地下1号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