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科技人夹手夹脚 制百分百港产“电动车”

撰文: 陈彦婷
出版:更新:

香港制造,岂止老婆饼,造车,原来亦可以。说的可不是单车,而是连Google与苹果等大企业亦在研发的电动车。

这辆港制的电动车将于10月在香港举行的赛车活动“电动方程式”(Formula E Hong Kong ePrix)进行期间开放予公众参观。(罗君豪摄)

是次由香港科技园公司联合Formula E官方教育合作机构MakerBay、艾睿电子公司合办的EVTech Makerthon创业马拉松活动,于今年8月开始招募,招得已成立的初创企业及雄心壮志的大学生等逾20队参赛队伍参加,并从包括人工智能、电能管理及电脑视觉等10个范畴作研发方向。参赛队伍在10日的活动内集结各方的技术及产品,一同将科研成果安装在由大会提供的原形车上,而大会亦会从中挑选最佳的组别。虽知是次的制成品只亦属概念形式,与真正用于驾驶的电动车仍有距离,但香港科技园公司望借是次活动提供一个平台,让来自各界别的参加者可小试牛刀,并尝试把技术应用在真实的环境上,公司希望借此证明香港在放弃重工业多年后,仍“有能力,有环境”去发展电动车科技。

(左起)Formula Electric Racing (Hong Kong) Limited行政总裁方仁杰、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MakerBay创办人Cesar Jung-Harada以及艾睿亚太区供应商业务营销副总裁黄汉基于概念电动车前合照。(罗君豪摄)
简单的车厢内,实已配备了各参赛队伍所研发的创新科技。(罗君豪摄)

连苹果这科技巨头亦要一而再,再而三推迟其电动车计划,可见要制作一辆电动车非想像中的容易。这部只得10天制作时间的港产电动车,单论外形,车只是一块木板,加上四轮及外壳,貌甚儿戏,但原来内里经已配备了多项创新程式。香港科技园公司行政总黄克强表示,机械人技术除是公司三大重点发展的技术平台之一外,亦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关键,因此是次创业马拉松活动正是一个让创客与经验丰富的专家合作及研发本港智能流动技术的宝贵机会。

这部概念电动车的破革之处,在于车内配置了多项科研成果,如利用大数据,在跟车太贴时会自动发声Mobileye智能安全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能透过感应司机体温与心跳而自动播放适合不同心情聆听的音乐等,而以下2项科研成果亦是有趣,值得驾车人士及钟爱科技人士留意:

严丞翊表示技术有如操纵杆一样轻易操作。(陈彦婷摄)

驾驶有如玩遥控车

还记得小时候所玩,以一支操控杆便可调节方向及速度的遥控车吗,比起现今汽车分开軚盘、波棍与油门等,既要身体协调,也不太可能腾出双手。以自身研发的电动滑板车为蓝本,有份参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创业学人计划的严丞翊期望可回归根本,“在操作电动滑板车时,有时我都希望可以有只手来撑起伞子”,故便启发研发利用一支操控杆来取代油门、煞车器及定速巡航,利用移动角度来控制速度,例如向前推便是加速,向后便是减速。若装置维持现状便会定速,届时司机即使双手离开操控杆,车子亦可保持车速及直线行驶,比现时的汽车巡航系统更为有效。不过,他透露现时技术准确度尚有不足,需要更多时间再作研发。

测验电动车 不浪费电力

现今测试汽车电池的做法,是要将汽车电池的电力输出至特制测量装置才行,而且已被取出的电力将无法重新输入至电池中,实在耗费能源,而因电池保养不周,至令弃置电池的事情屡见不鲜。来自城市大学的工程学系学生设计了以蓝牙操作的遥距电池测试装置可以把电池内所余的电抽出,再评估它的剩余电池量,即“电量状态”(state of charge)与电池的“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确认有否老化,才把电力输回电池中,过程只需要2至3分钟。装置可减少用家因未知电池状况而弃置的情况,不会浪费之余,亦可减少因车主要额外支付的保养费用。团队打算把技术引用在私家电动车外,亦可望将来可套用在公共交通车队。

电动车竟然要用人手推动?说到底这只是一辆用10日完成的概念车,不能要求太多,但至装嵌完成后,摄影师确曾看见它是可自动行驶的。(罗君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