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Home Office点管理?微软高层分享:上司思维应改变
一场武汉肺炎病毒危机(2019 新型冠状病毒),让“在家工作”、“远端工作”意外翻红。过去,在家工作被视为给员工的特别待遇,现在则成了必须。《彭博社》(Bloomberg) 形容,拜新型冠状病毒之赐,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在家工作实验”正在进行中。
在中国,“远端办公”互联网搜寻热度攀升。根据百度发布的大数据报告,远程办公的搜寻热度和前期相比上涨了 663%。尤其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最关注远端办公相关话题。
在香港,商业中心中环受冲击,当地媒体观察,“人流少一半,以往西装笔挺的银行家、律师,把办公室搬到了家中”。
在日本,为降低尖峰通勤时间感染风险,愈来愈多企业扩大实施在家工作。日本电气公司计划让 6 万名员工远端工作;日本烟草公司(JT)取消在家工作天数上限。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疫症期间小薯对老细有甚么期望? 除提供口罩还有…
当“在家工作”变成必须,我们准备好了吗?
如果这只十年来最大“黑天鹅”直接降临台湾,或者类似天灾人祸发生,我们的企业准备好应变方案了吗?若实施在家工作、远端工作,哪些事必知?可能面临哪些挑战?
相关文章:【武汉肺炎】在家工作应远离厨房、戴降噪耳机 8招提升工作效率
微软很早就推行“远端办公”。一是,天灾人祸,地震、台风发生时,必需有应变计划。二是,微软发现愈来愈多同事,因为家庭因素必须在家工作,若因工作地点关系失去优秀员工,很可惜。这是基于对同事的多元包容,也是珍惜人才。第三,对于公司来说,其实可节省空间成本,更能把钱花在客户身上。
“SARS 发生时,我们就体验到,发生天灾人祸,怎样用更有效的方式让工作顺畅进行。”台湾微软 Microsoft 365 事业群副总经理陈慧蓉提到,SARS、台风、地震等天灾人祸,让微软更积极准备,确保即时应变:一是更大力推动远端工作;二是定期演习,确保突发事件时,员工都能即时回复。
“在家工作”管理者、工作者可能面临的 5 大问题
【执行面】推动远端工作,是公司和 IT 的事?
远端工作要推行得好,需要配套措施。陈慧蓉提到,第一个是人员教育训练、工作文化,除了提供好工具,也要教员工远端工作;第二,人资也需要有好的分析方式,确保员工生产力没有问题,第三则是 IT、资安的重要性。这三个方向,是企业要注意的事情。
根据微软经验,工具上手并不难,难的是改变使用者习惯。IT 架好之后,要跟 HR 合作,因为提供良好的生产力,有时不是 IT 有办法推动的,HR 必须提供一些技巧。现代人因为常用沟通平台,所以工具操作久了就顺了。反而是“习惯”要改变,大家一开始还是会用旧方式沟通,慢慢改变习惯,比较花时间、力气。
【主管面】没看到你但必须信任你!如何管理“看不到”的员工?
陈慧蓉认为,高阶主管的思维模式要改变,尤其在台湾,企业主可能觉得看到人才放心,不妨思考,怎样透过这次改变,来做数位转型。
微软是怎么做的?每天检核工作进度?“我们没有管到那么细,”陈慧蓉说,微软的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任务、工作优先顺序。透过跟员工,固定两周一次“一对一会议”,就能检视过去两周的状况。有没有需要帮忙、事情目前的进度如何?透过这时候检视,就会很清楚知道事情有没有在正轨上。
【员工面】老板知道我做的很好吗?远端工作如何向上管理?
老板担心员工效率,其实员工也会担心自己的好表现,老板没看到。
陈慧蓉强调教育训练很重要,公司要教员工:当你是一个远端工作者,如何向上管理;如何管理身边合作的人。
跟主管沟通,陈慧蓉认为有几个基本动作: 第一,主动跟老板说你做了什么事情,你的影响力是什么。好消息、坏消息,都要主动告知。
“坏消息我绝对会告诉他,绝对不会隐瞒,隐瞒是给自己找麻烦。我会告诉主管我打算怎么做,也会问他有什么样的看法,有什么的帮助可以提供给我。”陈慧蓉说。
第二个基本动作,陈慧蓉建议跟主管远端开会可偶尔开视讯,“看到人就会比较有亲切感”。有些人会顾虑家里很乱,会不会印象不好?陈慧蓉提到,微软用的通讯协作软体 Microsoft Teams 有个功能可以换背景,换成海边、办公室场景都可以。
至于远距工作,如何让老板信任、放心?陈慧蓉分享她的方法,“我跟我的老板,大概每两周一定会约一个时间,大家好好谈,我们叫做 one on one 时间。”
通常在 one on one 之前,陈慧蓉会先丢讯息给老板,告知“这次我想跟你谈什么事情”。她会把事情分轻重缓急,“需要老板做决定的事情优先”。开会前一天把主管要看的东西传给他,“他就会知道事情都有进展”。
另一个让主管信任的方法是,把正在做的事跟部门方向结合在一起,让老板知道。陈慧蓉分享,“年初都会定部门方向,我把我所做的事情跟他的方向融合在一起,他就会很放心,我现在是 on the right track。”
陈慧蓉给工作者的建议是,你一定要想想看,你跟老板讨论的时候要符合 SMART 原则:要明确(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行(attainable)、和组织策略相关(relevant)及有时间限制(time-based)。
【效率面】在家工作,如何确保生产力?
在家工作会不会没效率、如何自律?陈慧蓉提到,有些工具可以帮到自己。以微软来说,内部用 Office 365,email 就在 outlook,跟所有人通讯都在 Teams,所以公司其实是可以看到所有的员工在使用上,花多少时间在 email,花多少时间在会议上。
从个人面来看,陈慧蓉建议,工作者可以自我检视两件事:
过去这一周,比较常跟谁联络,表示这些人是我的 key stakeholders,看看自己是不是把时间用在对的人身上。
检视花多少时间 email、开会。这看出你有没有不受打扰的专注时间可以做一些研究,一些真的事情。陈慧蓉补充,我们会希望自己的工作生活平衡,这也可以提醒你,这一周是不是有“无干扰日”,“至少你自己要有recover的时间”。
【情感面】同事不见面,会不会感情很疏离?
微软现在是 mobile office(行动办公室),同部门也不一定坐在一起。陈慧蓉建议,主管可以和同事讨论出一个方法。例如,约好每个星期三大家一定要进办公室,一起吃午餐,也可以 team building 一下。
陈慧蓉分享,她过去曾经带领一支跨区域团队,横跨中国、韩国、星马。彼此不常见面,但“我跟很多人分享说,我进微软那么久,真正让我有家的感觉、感情最好的是,以前亚太区的团队。”
团队感情能不能凝聚不一定是距离问题。陈慧蓉感性地说,远距工作反而会更珍惜,“我们大概半年或一季碰面的时候,大家反而会思考,哪些事情一定要碰面才可做的事情,更珍惜相聚的时间。”
【本文获“经理人”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