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点】真创业者故事:OFO创办人被限制消费、Papi酱其实很安静

撰文: 一条
出版:更新:

“在今天的中国,如果有什么人生契机可以点燃一代人的激情,可以让青年精英对自身和未来保有希望,那只能是创业。”首部记录当下中国创业者的纪录片《燃点》,镜头对准了正在发生的创业史,14个月,拍了14位处在风口浪尖的CEO:罗永浩,戴威,Papi酱,马薇薇......他们在片中没有剧本,没有演技,露出最真实的,甚至是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豆瓣上,点赞最多的评论是:“锤子科技和罗永浩能坚持到上映吗?然而,总导演关琇说:

《燃点》不以成败论英雄,每一个走上创业这条不归路的人都值得尊敬,因为他们其实是社会前进的动力。
《燃点》导演关琇(一条提供)

自述:关琇 编辑:莫竣威(一条)

《燃点》: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者记实

《燃点》是一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创业者的生存状态。

主角一共7个人,包含了移动互联网行业过去几年来最有代表性的创业者,比如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OFO创始人戴威,网红PAPI酱,《奇葩说》首任“奇葩之王”马薇薇等。

纪录片是从2017年5月开始拍摄的,拍了14个月。最开始是选了13家公司,总共14个创业者,其中的7位跟拍得比较频密,也算是电影的主角。

《燃点》海报(一条提供)

这几年中国迅猛发展的速度,和年轻一代创新的速度,使得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缝隙,都被这帮创业者做出来的东西迅速填满。五年前,你可能都不能想像,今天你用“美团”叫外卖,用“滴滴”打车,用“饿了么”订餐。创业者们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真真实实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移动互联网这个残酷的下半场,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影像记录这段非常热闹的历史。

在任何时候都有人成功,有人失败,有人一遍一遍在路上熬。这部纪录片,让大家看到的,是当下创业者们最真实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也许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

罗永浩:一个有演讲恐惧症的“相声演员”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一条提供)

老罗是一个被贴上“情怀”标签的创业者。

因为特别会演讲,他曾经是新东方最走红的英语老师。后来自己出来单干,创办了牛博网和“老罗英语培训学校”。2012年,他40岁,成立了锤子科技,说要做东半球最好用的手机。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他的风格。他有很多经典语录,新东方时代,他说“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做了手机之后他说,“世界上唯一一个会做手机的人是乔布斯,但是他死了”,“剩下一群笨蛋在做手机”,“我感觉这个重任落在了我肩上”......

在大家眼中,罗永浩一直是一个特别能说会道的人,但你能想像吗?老罗有演讲恐惧症。

创业这六年,他有很多的不快乐,但最不快乐的,原来是当众演讲。(一条提供)

而且他怕镜头,不愿意被拍。一看到镜头就浑身不自在,就是那种生理反应。

我一开始以为是不熟,心想等拍一段时间之后熟了就好了。没想到他是真的从头到尾怵镜头。我跟他说:“你就把我当空气。”但毕竟不是空气,有机器,还有两个人杵在那。

后来我就租了一个“电兔子”,轨道摄影机,放在他的办公室里,记录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导演组就在屋外看著画面,他那部分的镜头,就是这样拍回来的。

采访他时,房间几乎是全黑的,只有他坐的地方打了光。我和摄影师就猫在一个角落里和他对话,他看不见我们。(一条提供)

跟老罗接触这一年,我发现他并不是为了卖情怀而卖情怀。他真的就是喜欢这件事。

他是头驴,吃得很少,所有的心思都在拉这个磨。每天24小时,都扑在自己的事业上,基本上没有个人私生活。

他从来不谈他老婆,在我们这个片子里是第一次谈,说一个月可能跟老婆吃不上两顿饭,在一起的时间就更不用提。

发布会前夜,罗永浩与员工工作至凌晨(一条提供)

他平时就住在办公室凌晨3点,他问一个员工:“你今晚大概几点睡?

本来我们想拍摄他睡觉的地方,因为就在他办公地方的旁边。他说不行,放不下脚,太乱了。

他累得不行的时候,我说你要不去床上躺一会儿,反正你住在这。他很巧妙地避开:“怎么这个纪录片还有床戏?”

电影中有一幕,在锤子2017年年春季发布会的最后阶段,老罗一度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如果有一天,这款手机卖到一两千万台,你们要知道,这是为你们而做的。”

他哽咽了。(一条提供)

私底下他说:“随时发不出工资,随时倒闭,随时被债主围楼,那个时候是想过自杀的。”

我想罗永浩除了是一个企业家,还是公众人物。所以锤子科技的资金问题,市场问题,产品问题,都会被放到很大。这段时间关于锤子的负面新闻不断,资产被冻结,员工薪酬被拖欠,老罗也据说辞去了锤子科技的法人和董事长职位。

企业做得不好,任何人都需要反思。那我们就忠实记录。他和公司能不能挺过这次的难关,我不知道,但我希望他可以。

罗永浩除了是一个企业家,还是公众人物。所以锤子科技的资金问题,市场问题,产品问题,都会被放到很大。(一条提供)

戴威:26岁身价过百亿,27岁跌落神坛

我们和戴威接触的时候,他和他的OFO正处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刻。

公司创立才一年多,就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投资项目,业务甚至铺到了美国,英国,新加坡。

26岁的戴威,登上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的榜单。

OFO创始人戴威(一条提供)

我们正在拍摄的时候,传出了ofo和滴滴决裂的消息。如今,片子要上映了,小黄车的各种负面消息满天飞:融不到资,供应商欠债还不上,1000多万用户等待退押金。戴威本人被法院颁“限制消费令”,出行坐不了飞机,住不了酒店,不能买车,不能买楼。

这个27岁的小伙和他的公司,正在陷入至暗时刻。

2018年12月,用户在OFO北京总部排队退押金(一条提供)

如果要为片中的每一个公司定一个标签,那OFO的标签就是“速度”。

几个从校园出来的小孩成立了公司,OFO的高层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在挨著窗户的最后一排办公,天天吃盒饭。

然后他们占了一栋楼的一层,又扩张到两层,三层。从20多人到200人,然后几千人,突然估值就过百亿。这种成长的速度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

OFO成长的速度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一条提供)

27岁的戴威,是一个有些腼腆,外柔内刚的小孩。非常的有礼貌,为人很温和,不太善于表达。

对于OFO的发展,一年前,他还是很有自信的。片中有一个场景,戴威在OFO一场活动上发言:“Uber在全球每天提供700万次出行服务,而OFO现在是2500万。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世界每一个城市,每一个角落,只要你看到一辆小黄车,都可以骑。”

另一个场合,一个外国的嘉宾跟戴威聊天,外国人问:“你能想像OFO三年后或者六年后会发展成怎样的规模吗?”

戴威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真的想像不到。”(一条提供)

虽然我们追踪得很密切,但还是觉得不容易跟住,因为速度太快,变化太快。最开始拍摄的项目负责人,过两天就去做别事的了,因为公司的结构不断在调整,可能这个人就成了另外一个部门的负责人。然后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这种速度,可能也预示了他们的危机。

前段时间,我给戴威看了成片,他说这段影像“是一段历史了”。

未来,OFO可能会成为各大商学院里的一个经典案例吧,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案例。不但戴威本人要好好总结,所有的创业者我觉得都是要总结的。

我个人很喜欢这个朝气蓬勃的创业团队。我觉得就算真的失败,只要处理后善后,对投资人,消费者交代好,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戴威还年轻,他还可以从头再来。

金星:医美信息行业最大的大咖,却不懂整形

新氧创始人金星(一条提供)

这个金星不是做过变性手术,现在成为著名主持人的舞蹈家金星。他是医美APP“新氧”的创始人,这是他第三次创业。

他不懂医院,不懂整形,也不懂手术。金星以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的身份进入了这个他完全陌生的行业,这是当下创业最神奇的地方。

金星在踏足这一行之前,已经想得很清楚。他说,“当有一天医美成本非常低,技术非常发达,每个人都很漂亮,这个时候大家关注的就是你的内涵了。”

然而,两年前,他第一次跟我讲创业经历的时候,泣不成声。那种痛和伤害,都是在骨子里的。

金星第一次创业的项目叫“美丽家族”,是一个社交购物社区。因为种种原因,一年后他们的资金链断了。金星就开始跟家人借钱,跟朋友借钱,最后是弹尽粮绝,做不起来。

最后一天,他在办公室跟大家说:“你们把外面的电脑都分一分,散了吧。”等员工都走了,他躲在办公室里,哭了一个下午。”

他失败了两次,但是,这两次失败是他巨大的养分,所以新氧现在走得很稳很顺。(一条提供)

第二次创业,他还是做导购社区,叫“知美”。结果又遇上了金融危机,庆幸的是,和第一次比起来亏得没那么大。

他失败了两次,但是,这两次失败是他巨大的养分,所以新氧现在走得很稳很顺。

我采访他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我们不是做医美的,我们是做互联网的。”

女创业者和男创业者没什么区别

马薇薇和Papi(姜逸磊)(一条提供)

开拍前,大家有讨论过是不是要找一些女企业家。

虽然商场上没有女创业者的标签,但电影确实需要女性视角。我们最终选定了Papi酱和马薇薇。因为她们都是自媒体创业浪潮中的幸运儿,当然本身也自带流量。

2015年,Papi酱在网络上传了一些吐槽短视频,因为兼具美貌和搞笑,迅速获得网友追捧。

巅峰时期Papi酱的个人IP估值近3亿,一条广告,拍卖价达到2200万。(一条提供)

现在她可能没有之前火了。在做一个叫Papitube的内容生产机构,自己当老板,签约了60多位视频博主,生产美妆测评,美食,萌宠,旅行等各方面的短视频内容。

这个姑娘特别可爱。其实她本人是很安静的。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在家里宅著,看书,也不怎么出去逛。

而马薇薇本身就是辩论圈中的名人,因为《奇葩说》爆红。之后就跟《奇葩说》的明星辩手一起创业,专门做知识和娱乐方面的内容产品。

马薇薇本身就是辩论圈中的名人(一条提供)

这两个女生都是迅速地成名,然后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商业当中去。不过,从一线网红艺人到公司的创始人,这种身份的巨大的转变,其实是有很大的冲突性的。

我个人理解是,创业没有男女之分。在这条路上,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大家并不会因为你是女生,就多照顾你。

两个人在镜头下都是超级真实的,一点儿也没有所谓艺人的做派,我都很喜欢。(一条提供)

尤其是马薇薇,我跟她比较熟刚开始找到她,我说我想跟拍你创业,但我可没有钱。

她回了我一句:“我们也不会疯狂到问纪录片要钱。”

创业面前,人人平等

傅盛和安传东(一条提供)

安传东是代表当下绝大部分草根创业者的现状。他出身在农民家庭,没有资源,没有经验,也没有方向。就只有一腔热血,不怕失败的劲头儿,事业是刚刚起步阶段。

傅盛早已是商场上的老手了。他的猎豹移动2014年就在美国上市,个人也已实现了财务自由。

就是这样两个处境截然不同的人,在创业的道路上,同样遇到了困境。

安传东雄心壮志发展他的“跨界美食家”项目,为餐厅拍宣传视频,又以99元吃4顿霸王餐为噱头,招揽会员。但项目本身就不被投资人看好,他屡屡碰壁。结果在我们拍摄过程中,项目就死掉了。

安传东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最后他只能用他爸干了一年农活存下来的钱,给员工发了薪水。

这就是现实。(一条提供)

傅盛做杀毒软件起家,打造出了3721,360安全卫士这样的明星产品。他的猎豹移动,是第一批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最高的时候接近50亿美金,2015年的全球用户量23亿,本身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商业体。

但近几年,外界的算法改变了,猎豹的利润不能像以前那样高速增长了,而且很有可能永远不可能了,市值也缩水到了十几亿美金。

傅盛遭遇了瓶颈,所以他很焦虑,很痛苦,在寻找突破口。(一条提供)

现在他决定要转型,去做人工智能。

选择拍傅盛,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觉得创业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

上市不是终点,可能是一个更难过的起点,因为所有财务公开,你要对更多,更广大的股东负责,压力其实是更大的。

谁是最值得被尊敬的人?

我做了20多年电视节目导演,一直都关注著中国创业环境和创业者的变化。

其实中国的创业者们,经历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了。

按下图看看中国创业环境和创业者的变化▼

+1

这一代的人让我看到了跟上两代人更不一样的东西。大多数小孩,其实在我看来更有野心。不是说我要发个财挣个钱,实现财务自由,或者说是改变个人的物质生活。因为现在大家都很自由,随时可以流动。而是说我要改变行业,甚至改变世界。

除了创业者的变化之外,创业环境也变了,变得更热闹,资本更雄厚,速度更快,更需要创新,需要你所有的能力在瞬间成长。

真正的商业天才是很少的。经纬中国的张颖在片子里面说了,创业公司3年之内,有93%都会死掉,活下来的只有7%。但是没有一个创业者,在上路的那一天是想要失败的。

所以我就说,没有病到一定程度,千万别去创业。(一条提供)

因为创业的人身上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欲罢不能。哪怕前面是个火坑,大部分人觉得就不要去跳,但我一定要去跳,不然我会一辈子后悔。

我觉得这样的人,其实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所有的创新,都是从这无数的人付出血的代价里换取回来的,我们的生活才一点一点变得更好。

在和平时期,我觉得创业者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燃点》其实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关机,还在跟拍,还在剪。接下来,我们要同步做一个五集的电视版长片。

按下图看看拍摄《燃点》时遇到的困难▼

+1

我拍老罗的时候,问过他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去做脱口秀,非得做这么难的事儿(做新手机)呢?”

他回答我说,“还是热爱,要不然坚持不下去。”

我们也一样。因为纪录片始终不是市场上最热的东西。它也挣不著什么钱,发大财更不用想。如果不喜欢纪录片,那你完全没必要做这个。

(官方微博截图)

我从央视出来十几年,一直很喜欢纪录片,之前做过两部纪录片的出品策划。我想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个创业者。

大家都说今年的冬天很冷,未来也会冷一段时间。所以《燃点》就算是一把火,送给那些不放弃的人。

谁规定创业必须要成功?大家都是在不断失败中前进。不放弃就有机会。先活下来是一切的王道。只要有勇气在这条路上搏斗过,都值得别人给他们喝彩。

【本文获“一条”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